憶往昔展未來 AMD能否建立不毀防線?
AMD 搶灘的希望在云端資料中心,而非傳統套裝服務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708/362433.htm我們再回頭看看AMD 重回服務器戰場的Naples 處理器與EPYC 平臺。處理器畢竟是要做出來賣錢的商品,不是只要每年能在ISSCC IEDM HotChips CoolChips 講得很爽的題材,產品特色透露出來的商業策略,往往比技術更值得路人關心。
Google 與云端服務的崛起,大舉重塑了傳統服務器市場的生態:云端服務業者為了降低營運成本,資料中心的硬體大多自行設計量身訂做,再發包給系統代工業者,等于跳過傳統服務器大廠與白牌服務器這關,采購處理器直接與供應商議價,藉由一次性的巨量需求,大幅壓低采購單價到外人難以像像的程度。
為何在AMD 在服務器市場開始衰傾之際,越來越多人“清談”ARM 服務器?并不是真的相信很快就會誕生各方面足以匹敵x86 的ARM 服務器處理器與軟體生態圈,而是為了增加“牽制”Intel 的議價籌碼,因為云端資料中心市場已經被吃掉超過95%份額的Intel 變相壟斷了,而剩下的“余額”經東扣西扣后,即使產品合用,也根本養不活多少間ARM 處理器供應商。
同理可證,IBM 誘拐分攤專屬服務器研發費用“分母”的第3 次Power Everywhere,包含從Google 一路到眾多毫無軟體基礎的系統代工廠愿意一同“共襄盛舉”?其理至明。并不是說IBM Power 東西不好(沒人懷疑藍色巨人數十年來親手打造的服務器處理器不是極品),但斧鑿斑斑的策略交鋒,實在無法讓人視而不見。
所以AMD 一開始替EPYC 設定開辟第二戰場的搶灘登陸點,就是云端資料中心,而非傳統套裝服務器市場,才更有機會沖高出貨量和市場占有率,這從諸多產品規格特性,如8 通道Unbuffered DIMM,彈性化的PCIe 組態,無須外掛系統芯片組就有一定水準的I/O 界面可用,加裝安全加密機制等,與核心設計上的取舍,像精簡SIMD 指令集運算單元,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一切為降低成本而生,你要32 核心我就包4 顆8 核的水餃給你,甚至連芯片品質需不需要像以前那么可靠,都可能存在商量余地,至于能不能正面在所有應用場合戰勝Skylake-SP,其實不見得那么重要。
講的更白一點,EPYC 表面上是一臺2 路服務器,但AMD 實際上賣的,卻是一臺便宜的高密度8 路系統。筆者只能說Intel 花一堆工夫做那20 幾頁簡報數落AMD EPYC 的不是,完全在打空氣,但即使Intel 心里明白,不會更不能說出來。
“從AMD EPYC 檢視云端資料中心的需求”其實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主題,AMD 在制定產品規格時,也必定“參考”諸多潛在客戶的反饋,假以時日,隨著越來越多資料中心導入EPYC,我們也可以看到越來越清晰的全貌,如果他們肯講。
優勢仍在Intel 這邊,AMD 機會何在?
即使Zen 微架構處理器開始讓Intel“有感”,Intel 依舊牢牢掌握市占率、制程技術、研發資源與行銷網路的優勢,更不可能停止推陳出新,AMD 也很可能再度上演Zen 微架構后繼無人、被Intel 重啟鐘擺巨輪輾碎的戲碼,那AMD 還有任何機會,建立起一條不毀的防線嗎?唯有幾種可能性:
半導體業界不約而同一起撞上制程之墻,“抵消”Intel 最具威脅力的優勢。
AMD 持續專注于針對特定市場“客制化”降低客戶的持有成本,但這有其極限,畢竟AMD 還有桌機與筆電市場要顧,不可能做得太極端。
其實處理器業界在IBM Power7 之后,核心微架構的效能發展就開始趨緩了(蘋果購并的PA Semi 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故事),因為投資在記憶體子系統和資料平行化處理,遠比增加指令派發寬度來得有效益多了,所以Intel“擠牙膏”其實還算情有可原。既然如此,AMD 重蹈推土機覆轍的機率就小多了,當然前提也要AMD 能維持核心數量的優勢與一定程度的多核心“水餃”效能延展性。
Intel 自己犯錯,不小心選擇激進路線打造驚世駭俗的x86 微架構,卻又走上“超大+超重+超熱=超生”的NetBurst 老路。
在軟體定義儲存殺聲震天的當下、服務器逐漸“吸回”外接儲存設備的大勢中,AMD 能不能掌握獨特的優勢?
AMD 購并ATI 后,遲遲沒有真正打好GPU 這張牌,看在人工智慧與深度學習等新興應用開始炙手可熱的份上,這次打鐵趁熱會有機會嗎?
也許更多的疑惑,早已滿滿溢出各位的大腦:
ARM 服務器到底還有沒有搞頭?AMD 的K12 跑哪去了?還有人在關心Cortex-A57 的Opteron 嗎?
還在巨資供養老妖怪魔神Z 和古老商用RISC 之首Power 的IBM,以及共同支撐SPARC 家族的Oracle 與Fujitsu,近況究竟如何?
云端資料中心中不同的服務也有不同的性能需求,那AMD EPYC 究竟適合哪幾塊?
族繁不及備載,應該說再寫下去就要被人宰了。
來日方長,以后還有很多機會爆料給各位滿懷好奇的讀者,謝謝收看,我們下次再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