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天聯地聯萬物 科普物聯網“如何聯網”
“物聯網”——這個如今無處不在的詞匯,顧名思義就是將聯網的對象從電腦、手機,擴展到更多過去并未“觸網”的物件——比如說冰箱、洗衣機、空調……甚至于集裝箱、工業生產線、物流交通工具……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707/362050.htm
試想一下,在未來的某天,當你從自動駕駛車里悠然走出,回到家門口——房門自動識別戶主身份并開啟,室內的空調、音響立刻啟動并且調整到主人習慣的設定和喜愛的歌單,熱水器開始預熱、百葉窗也根據當前室內的光照強度實時調整……
這些曾經看起來像是科幻小說的劇情,近年來正越來越變為現實——沒錯,在這些智能設備的背后,其實就是“物聯網”發揮著作用。
那么問題就來了——物聯網物聯網,到底是怎么“聯網”的呢?它用的是我們平時熟悉的4G、WiFi這些聯網方式么?還是說,物聯網有自己專用的網絡和聯網技術呢?別急,看完這篇文章,大家就會明白了~
寬帶廣域物聯網:5G、4G、eSIM
沒錯——對于某些物聯網設備來說,它們需要的是和我們平時手機、電腦上一樣(甚至更大)的聯網帶寬,而對功耗卻不太在意:比如家里常年插著插頭的智能家電、比如安防監控、智能交通、遠程遙感等等……

MWC2017上海展會上的物聯網專題展臺
在這種情況下,物聯網設備當然也可以直接使用基于4G LTE甚至是5G技術的移動寬帶聯網——只不過,和手機上的蜂窩網絡稍有不同的是,為了保證物聯網設備的長期穩定在線,運營商一般會給物聯網建設專用網絡通道,和常規通信網絡獨立運行。

韓國KT展示的5G千兆網絡智能家電
同時,在我們手機上,起到賦予“身份(電話號碼)”功能的SIM卡,對于物聯網設備來說卻存在著兩大弊端。一是體積太大,不適合某些微型物聯網設備(比如電子標簽、智能手表);二是SIM卡信息固化,需要重新設定用戶、號碼等非常不便。

小米筆記本4G版本,集成來自中國移動的eSIM芯片
因此,就誕生了嵌入式SIM(eSIM)技術,其本質上是一塊超小型的可編程芯片——體積和功耗比最小的SIM卡更小,同時能夠通過網絡進行遠程集中管理——無需硬件“燒卡”,大大簡化了GSM網絡物聯網設備的注冊和管理方式。
不甘寂寞的WiFi:服務室內高速連接
和蜂窩網絡專注遠程、廣域高速互聯互為補充,我們熟悉的WiF網絡在物聯網里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且與蜂窩物聯網必須使用專用網絡不同,WiFi物聯網設備往往本身就服務于一般家庭,靠的就是普通的家用路由器或無線AP。

比如說,現在非常火熱的家用安防攝像頭,成本低廉,使用方便——而且確實能起到遠程監控家中老人小孩寵物安全的作用。而這類安防攝像頭其實使用的就是最簡單的WiFi網絡連接。
當然,在物聯網的大潮面前,WiFi聯盟也不會一味吃老本,他們推出了兩個適應物聯網的WiFi新技術:一是WiFi Aware,另一個就是802.11ad。

WiFi Aware是一種讓WiFi設備之間相互“感知”的技術,有了它,用戶無需手動執行WiFi認證,就能直接與附近的WiFi設備交換信息。

比如說,當你在博物館里靠近一副名畫,手機上的導覽程序會自動顯示這幅藝術品的相關介紹——此時手機已經和隱藏在畫框附近的無線AP建立了連接。當然,這一技術用在未來的智能倉庫、交通ETC等方面會更能顯出其價值。

而802.11ad,通俗地說,也可以稱之為“無線千兆網”(Wireless Gigabit,WiGig),則是解決未來超高速室內通信的關鍵技術。相比現在的802.11ac,WiGig的最大帶寬能輕易地躍升數倍(4600Mbps,最大可達30Gbps),同時因為使用的是60GHz的新頻段,還可以顯著減少網絡干擾。

靠著這些優點,802.11ad可以在未來的智慧家庭中承載起更高帶寬,信息量更大的設備間通信——比如說家庭安防攝像頭理論上在11ad網絡下就能做到流暢的4K分辨率直播,這在當前是無法想象的。當然,把它用于企業級的智能設備交互,11ad的高帶寬優勢使得它相比11ac網絡,能夠多承載好幾倍的在線設備,大幅降低了運營成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