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光電顯示 > 業界動態 > 技術轉向銷售:2017年激光顯示品牌之戰

技術轉向銷售:2017年激光顯示品牌之戰

作者: 時間:2017-06-26 來源:投影時代 收藏
編者按:在激光顯示銷售火爆的背景下,行業關注的中心、行業發展規律也發生了劇烈變化。業內預言,2017年激光顯示將迎來行業洗牌和定位的關鍵時期。

  研究數據表明2017年第一季度,國內市場出貨量高達4.6萬臺,是去年同期的2.3倍,更是接近2015年全年市場規模。預計,2017年全年激光顯示銷量在25-33萬臺,2017年會成為激光顯示放量增長的第一年。全年增量幾乎超過2016年及其之前,激光顯示歷史銷量總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706/360953.htm

  2017年,激光行業品牌地位的新意義

  在傳統意義上,激光顯示是投影行業的一個新興板塊,具有潛力大但規模小的特點。這個特點決定了行業參與者數量眾多,卻沒有人能夠影響行業的最終走勢。

技術轉向銷售:2017年激光顯示品牌之戰


  從數據看,2016年,行業領先品牌的市場份額占比較高。以教育市場為基礎,鴻合、東方中原,成為市場最大贏家。但是,這種領先性卻并沒有“絕對數量”的支撐。還是以教育市場為例,市場銷量的8成以上依然是傳統汞燈產品。這決定了,品牌之間的差距,哪怕是第一名和第十名的差距,都是“短期可以扭轉”的。

  相對份額差距大、絕對數量差距有限:這是傳統激光顯示圈的特色。但是這個特色要在2017年有所改變。

  還是以教育行業為例,第一季度,行業第一、第二名的銷量之和,已經超過去年全年3-10名的年度總量。第一季度,教育市場激光與汞燈的占比,亦提升到1:2的水平。且行業內進一步預期,年底這一比例將上升到接近1:1。即,教育市場汞燈投影的占比會在2017年告別絕對多數。

  在這樣的行業數據變化之下,教育市場激光領先者的地位會從“相對性”,向絕對性轉變。即不僅市場份額領先,且絕度數量差距也會拉開。因此,業內將2017年視為激光教育機遇的最后一年,也是市場品牌結構的定性之年。

  面對這樣的關鍵歷史時期,品牌商自然會全力以赴。例如除了鴻合、東方中原外,明基、德浩、長虹等激光教育投影板塊的動作都非常“強勢”。尤其是明基首季拿下的吉林班班通2000臺大單,幾乎是行業“血拼”的集結號。

  市場邏輯,技術中心論將退居次要地位

激光顯示雖然作為新技術,擁有其固有的產品魅力。但是,就如同所有的高科技一樣,激光顯示也不能總是“靠新技術的光環”吃飯。行業人士指出,新三年舊三年的規律,也適用于激光行業:激光從2014年開始已經經歷了“新三年”的歷史,未來其消費認知會向“成熟技術”過渡。

  后者則意味著,企業和品牌不能再以“一個簡單的激光標簽”征服市場。或者說,激光技術自身成熟與普及化,會將激光吸引力沖淡。

  對此,一方面領先技術企業會進一步挖掘激光產品的核心創新價值。例如,NEC加強了雙色激光高端工程機產品線的建設、光峰則進一步推出3.0版本最新激光熒光色輪核心技術體系、視美樂新一代產品體系業已在路上。

  另一方面,技術的產品落地,將更為強調“周邊科技的聚合價值”。例如,光峰、視美樂、NEC等都在強調光源部分的密封和散熱技術的意義。光峰進入3LCD產品市場,補足激光產品鏈的缺口、明基激光新品堅持短焦與中長焦協同布局,并著重強調激光電視光源安全控制技術等等。

  以上變化,集中的市場表現則是:激光顯示產品的市場宣傳中,激光自身的篇幅占比已經明顯下降、周邊技術的占比明顯上升。激光產品品牌進一步強調自己的綜合性技術實力,傳統投影廠商進一步在產品線布局上達成“激光與汞燈”產品的“同等量”技術搭配格局。這些變化,表征著激光技術的成熟、也表征著激光產品正進入一個能量更充沛的競爭新周期。

  品牌重心向銷售傾斜,市場大戰必然烽煙驟起

  “沒有任何技術能一直靠 新 作為賣點”。這是技術研發與進步的規律。激光不能例外。但是作為廠商,則必須每個時刻都有自己的“戰略”“新”點。2017年,在去技術中心化的背景下,添補廠商戰略空白的是“銷售”這個新中心。

  2017年第一季度,8000-20000流明的高端激光工程投影機開門紅,在亮度超過4000流明的激光投影市場中占比達到16%,更是幾乎拿下近4成的銷售額。幾乎實現接近2倍的市場增長。而驅動這一市場增長的核心因素首數不斷增加的產品供給。包括臺系的麗訊、明基,本土品牌的視美樂、光峰,日系NEC等皆把這一高端市場作為重要突破方向。

  數據看,激光顯示的另一個特大亮點是家用市場,尤其是激光電視產品,在堅果、奧圖碼等低價格戰略推動下,2017年首季度同比銷量達到5倍。這個數據也使得家用激光和工程激光,在激光板塊幾乎平分秋色的“非正常”格局得到很好的調整:按照國內投影市場細分比例,家用市場至少應為工程市場的3-5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首季度商用激光顯示投影市場,保持了“環比”增長。1季度,作為全年行業低點,商教市場素來是環比負增長的。商用激光投影雖然總量依然非常低,但是自去年一季度以來的持續環比增長,讓行業看到,這個市場不是“啃不動”的鐵公雞。

  在激光投影行業各個細分市場都大有看點的背后是三個共同規律:第一個是價格規律,例如堅果的家庭影院激光電視;第二個是渠道規律,例如鴻合在教育市場的領先;第三個是布局規律,例如NEC、麗訊、索尼在工程市場的成績。這三個規律的最大特點是“與科技、尤其是激光科技關系不大”,“與傳統的投影行業競爭力因素關系更大”。

  即,這三個規律用一句話形容就是“銷售規律”:如何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如何體現產品的價值可擁有性、如何縮短產品和客戶的距離,已經成為比技術自身更為受行業關注的市場焦點。對此,明基教育激光的動作和成績已經表明,廠商們真的已經在為“存量規模”主導的市場結構洗牌做準備。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激光投影 DLP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