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光纖激光器市場現狀分析:同質化初現?
2016年,全球激光器總銷售額為104億美元,材料加工和光刻市場以40.72億美元的激光收入再次成為最大的細分市場。而這其中,高功率光纖激光器高達兩位數的銷售額增長功不可沒。用于金屬切割和焊接應用的千瓦級光纖激光器,占據了2016年工業激光器總收入的41%。高功率光纖激光器依舊是激光加工市場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703/345780.htm
那么如今高功率光纖激光器的市場滲透程度如何?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周軍研究員如是回答:“光纖激光器遠沒有達到市場飽和狀態。”
市場遠未達到飽和
他分析說,對于脈沖光纖激光器,從市場應用來看,輸出平均功率在數十瓦、脈沖寬度數十納秒的脈沖光纖激光器在激光打標市場已占據主導地位;但用于激光清洗的大脈沖能量光纖激光器和用于精細微加工的高峰值功率超短脈沖光纖激光器,目前國內仍處于研究開發階段,產業化發展有待進一步提高。
對于連續光纖激光器,數百瓦級的中功率光纖激光器國產化技術已成熟,主要應用于金屬薄板切割、3D打印等領域,且價格也已大幅下降,實現了國產化批量生產,并占據了相當的市場份額;單纖單模數千瓦量級的連續高功率光纖激光器由于核心材料和器件受限等原因,目前仍處于關鍵技術和工程化研發階段,尚未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產業化批量生產。
但是隨著國家“增材制造和激光制造”等專項的啟動,未來二三年內有望實現單纖單模數千瓦,甚至萬瓦的連續高功率光纖激光器工業產品的問世,從而有力支撐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發展。
部分光纖激光器產業化加速
從技術發展來看,光纖激光器相比于傳統的二氧化碳激光器、固體激光器,在光束質量、效率、散熱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同時具有全光纖化、緊湊化、便于產業化等特點。對于打標用脈沖光纖激光器和連續波中功率光纖激光器,有了關鍵材料和核心器件的支撐,產業化技術門檻相對較低,從而推動了其在工業和國防領域應用的快速增長,并在金屬薄板切割等領域中取代了相當的二氧化碳激光器。
BCC Research的一份最新市場報告也證實了這一分析。即使是在近幾年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的時期,工業激光市場依舊充滿活力,不斷發展的技術還將繼續推動它在全球市場的發展,尤其是光纖激光器市場。2014年光纖激光器市場為11億美元,預計2020年達到19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8.5%。
而作為中國光纖激光器產品系列最全、規模最大的武漢銳科光纖激光股份有限公司,其創始人和總工程師閆大鵬也持同樣的觀點。在第十屆中國光谷(武漢)國際激光峰會上,閆大鵬表示,2015年光纖激光器已占據全球激光材料加工市場37%的份額。
我們該如何看待這樣的市場
國內工業成本逐漸降低,增材制造和超快應用領域正在興起,加之我國首臺2萬瓦光纖激光器裝機即將引發的進口產品降價潮。這些都為光纖激光器提供了更大的市場空間,它的應用需求將會隨著市場的壯大而持續發展。
面對形勢如此之好的光纖激光器,考慮到國人“好熱鬧”的特點,會不會給光纖激光器的發展幫了“倒忙”?對此,周軍也給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議。

光纖激光器上游產業鏈圖譜(來自:閆大鵬——“工業光纖激光器全國產化最新發展”報告)
他坦言,從其他行業的發展也可看出,一擁而上地同質化發展,帶來的結果只有一個:互相傷害。不論是政府出面簽訂和諧發展協議,還是企業牽頭制定行業標準,雖然初衷都是為了促進行業的發展,但是市場經濟體制下,經濟主體的良性發展才是根本。只有企業重視差異化發展,準確定位,避免單純模仿,在制約光纖激光器進一步發展的材料和器件等基礎工作中扎實探索,才能從本質上使企業自身和整個產業實現大踏步發展。匆匆上馬,只會讓自己進退兩難,慘敗收場。
編輯評論
光纖激光器市場火了很多年,也被關注了很多年。經過市場多年驗證,光纖激光器技術的確值得大家投入。面對這樣一個好產業,千萬不要讓光纖激光器市場重蹈光伏產業的覆轍。望大家珍惜之,重視之。
人物簡介:
周軍研究員現任上海光機所空間激光信息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南京先進激光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上海市全固態激光器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民進上海光機所副主委。近年來,主持和完成國家863計劃、國家重大專項等課題多項,在高功率光纖激光及其應用技術、光刻用準分子激光技術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為上海光機所全固態激光器及其應用技術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較好基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