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醫療電子 > 設計應用 > 智能胰島素泵與動態血糖監測儀

智能胰島素泵與動態血糖監測儀

作者:孫曉偉 時間:2017-02-28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編者按:胰島素泵針對胰島β細胞損害進行基礎劑量及三餐劑量調節,傳統胰島素泵需要每天定時進行測量,測量值與實際值存在偏差,針對上述狀況加入動態血糖分析儀,根據實時監測值對血糖值進行預判并針對測量值動態調節基礎量。可以提高糖尿病治療的針對性。

作者 孫曉偉 泰銳菲克(天津)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天津 300384)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702/344565.htm

摘要:胰島素泵針對胰島β細胞損害進行基礎劑量及三餐劑量調節,傳統胰島素泵需要每天定時進行測量,測量值與實際值存在偏差,針對上述狀況加入儀,根據實時監測值對血糖值進行預判并針對測量值基礎量。可以提高糖尿病治療的針對性。

序言

  胰島素泵采用體外固定安裝,只將給藥頭埋入皮下,由皮下給藥。可連續給藥,采用基礎率與餐前量組合的輸注方式模擬正常胰腺的分泌,使胰島素釋放和吸收接近正常生理要求,為糖尿病患者進行胰島素強化治療提供了更為安全有效的手段,但其也存在輸注量與血糖測量值的延遲偏差等問題,往往輸注效果不如預期,所以加入儀實時監測血糖值并對血糖進行預測,判斷輸注量,實時調整胰島素泵工作狀態。

1 胰島素泵結構及工作原理

  胰島素泵由微電腦、螺旋泵和管路三部分組成,其各部分組成如下:①微電腦:芯片,兩套獨立系統,每小時自檢125000次,可存儲90天的信息;②螺旋泵:獨立的螺旋馬達、傳動螺桿、推進器;③管路:儲液器、輸液管、快速分離器、針頭。

  胰島素泵工作原理:根據患者的24小時血糖變化特點及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計算24小時胰島素需要量及其分布,將基礎率(可按每小時胰島素需求量做分段設定)及餐前大劑量設置于微電腦。在微電腦控制下,按照事先設置好的劑量,螺旋泵自動推動儲液器中的胰島素進入輸液管,通過埋植在患者腹部或肢端皮下的輸注針頭輸入皮下。其中基礎率的設置可低至每小時0.1U,微電腦按照設置的每小時胰島素劑量平均每3~5min泵入一次;每餐前大劑量可預先設置定時自動注入,也可預先設定后,餐前手動按鍵注入,或在進餐前根據預計進餐量計算胰島素需要量臨時加入;根據血糖的變化,可隨時追加劑量或調整基礎率。

2 胰島素泵硬件組成

  胰島素泵硬件電路主要由主控單元、快速充電電路、電機驅動電路三部分組成。由于胰島素泵由鋰離子電池供電,故要求系統滿足低功耗要求,主控芯片選擇Nordic半導體提供的超低功耗nRF52832多協議系統級芯片(SoC)來實現,該芯片滿足低功耗、高可靠性要求,該芯片通常應用在需要電池供電的便攜式儀器儀表中。圖1為該主控芯片外圍電路。

  nRF52832加入了很多新的功能。比如Cortex-M4F的內核,它有更強大的運算能力以及浮點運算的技術。現在很多穿戴設備或工業化設備需要內置非常復雜的算法,所以需要MCU有更快的運行速度。這顆Cortex-M4F的內核運行期64MHz,SoC有512kB的Flash和64kB的RAM,基本可以滿足胰島素泵系統要求。

  快速充電電路可以連接USB接口,對胰島素泵進行快速充電處理。具體電路如圖2所示。電池快充方案采用安森美公司的NCP1855,NCP1855是完全可編程的單節鋰離子開關電池充電器,針對采用USB輸入電源及交流適配器電源進行了優化。此組件整合了同步PWM控制器、功率MOSFET及完整的充電周期監測功能,包括以軟件監測的安全功能。可選的電池FET可以置于系統與電池之間,從而將系統隔離及為系統供電。NCP1855在充電周期監測結溫及電池溫度,且可藉I2C設定來修改電壓和電流。充電器活動及狀態透過專用引腳匯報給系統。輸入引腳提供過壓保護。

  由于胰島素泵需要用螺旋馬達、傳導螺桿和推進器,故需要配置馬達驅動電路,這里用到的馬達為MAXON公司RE8系列的直流馬達。驅動電路如圖3所示。

  電機驅動電路采用德州儀器公司的DRV10983,此芯片具有如下優點:

  ①超靜音工作:180度純正弦無傳感器工作與高級啟動算法相結合,產生噪聲比同類競爭產品低75% ,可實現超靜音工作,啟動時沒有煩人的噪聲;

  ②無代碼可配置性:無需復雜微控制器編碼或專業電機知識,可通過簡單的寄存器設置調節各種電機,實現最佳性能和最可靠的啟動;

  ③全面的保護套件:高級片上保護包含抗電壓浪涌 (AVS) 過壓、過流、過溫、擊穿、欠壓鎖定以及高級五級轉子鎖定保護等,不僅簡化了設計復雜性,而且還可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④全面集成型解決方案:集成功率FET、無傳感器控制邏輯和可選100mA、3.3V或5V步降轉換器的單芯片解決方案可縮小板級空間,降低系統成本并縮短開發時間。

3 動態血糖監測系統結構及工作原理

  動態血糖監測系統由感應探頭、血糖記錄器、助針器、信息提取器和軟件組成。

  ① 感應探頭:葡萄糖感應探頭是細小、無菌、柔軟的探頭,分為半透膜、葡萄糖氧化酶、PT電極三層,插入皮膚,可連續3天測試細胞間液內的葡萄糖;

  ② 血糖記錄器:血糖記錄器是一個重120g,類似傳呼機大小的電子設備,能通過電纜不斷地自動獲取來自探頭的信號,這些信號在下載時轉化為動態變化的血糖值;

  (1)每10s從探頭獲取1次信號,將每5min信號的平均值進行存儲;

  (2)每天存儲288個血糖數值,最多可存儲14天數據;

  (3)存儲由患者輸入的指血血糖值,范圍在2.2~22mmol/L;

  (4)存儲由患者輸入的事件標記;

  (5)每天用4次以上的指血值加以校正。

  ③自動注針器:用于將感應探頭插入皮下,使用簡便,入針快速,基本無不適;

  ④信息提取器:用于血糖記錄器與電腦之間的信息通訊,用它的紅外接口可將記錄儀的數據下載到電腦進行分析;

  ⑤ 軟件:通過數據處理提交測試者的血糖報告,包括每日血糖圖、多日血糖圖、波動趨勢分析,以及每日血糖數據小結,包括平均值、平均絕對值、相關系數、餅圖、血糖曲線下面積。

  動態血糖監測系統工作原理:人體組織液內的葡萄糖滲透過動態血糖監測系統感應探頭的半透膜,與感應探頭的葡萄糖氧化酶反應,產生葡萄糖酸和過氧化氫,過氧化氫分解生成與葡萄糖相應的電子2e-F,電子2e-F電信號通過Pt電極傳輸到血糖記錄器,與此同時,每天給患者輸入4個以上的血糖值,輸入患者大事標記,如進餐、注射胰島素等,動態血糖監測系統所測血糖值與指血血糖值進行校正,并存儲在血糖記錄器上。信號提取器通過紅外通訊口或RS232通用串口將監測數據從血糖記錄儀上下載到電腦,通過數據處理軟件提交測試者的血糖報告。

4 雙C療法

  雙C療法,即持續皮下胰島素輸注(CSII)和動態血糖監測系統(CGMS)聯合治療糖尿病的療法。目前,雙C療法已經逐步成為糖尿病診療領域的臨床常規療法之一。動態血糖監測獲取的是糖尿病患者的連續血糖值,精確反映患者的全天血糖波動情況。根據動態血糖值來調節胰島素泵的輸注,是真正人工胰島的基礎,將幫助患者真正實現精細降糖。

  雙C方案分三個步驟。首先,在應用CSII前進行連續24~72小時的監測,找到血糖波動的特點,制定個體化的基礎量和餐前量,即根據CGMS圖指導CSII初始劑量;其次,根據CGMS圖指導CSII劑量的進一步調整,如CGMS反映患者黎明時血糖高,則可增加3:00~7:00這一時段的基礎率;最后,根據CGMS圖評估CSII治療效果。這樣能更快捷地將24小時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

5 結論

  根據動態血糖監測系統實時采集的血糖值進行預判,調整胰島素泵的基礎量與餐前量可以對糖尿病患者達到精確治療,不會出現夜間低血糖與清晨高血糖的現象,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陳蘋,郎江明,魏愛生,等.胰島素泵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研究[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03,13:213-215.

  [2]孫子林.胰島素抵抗綜合癥的原因及發病機理[J].江蘇醫藥,1998(10):741-743.

  [3]呂麗雪.胰島素泵強化治療糖尿病的臨床研究[J].護理學雜志,2000,15:537-538.

  [4]萬青,楊麗芳,劉芳,等.病區使用胰島素泵的規范化管理[J].護理學雜志,2007,22(9):50-51.

  [5]黃秋紅,戴霞,范海萍等.胰島素泵使用中常見問題及護理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1):50-52.


本文來源于《電子產品世界》2017年第2期第33頁,歡迎您寫論文時引用,并注明出處。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