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想成為集成電路的產業龍頭 紫光需要做好這三點

想成為集成電路的產業龍頭 紫光需要做好這三點

作者: 時間:2017-02-28 來源:經濟日報 收藏

  我國產業有“高消耗、低產出”的突出問題,自給率只達到12.8%,要想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真正享有話語權,就必須要完成“中國芯,中國造”的目標。作為企業的重要一員,剛剛實現我國存儲芯片產業規模化發展“零”的突破的集團,正在念響“買、建、聘”三字訣,用清晰思路精準發力集成電路產業。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702/344537.htm

  “買”——布局完整產業鏈

  在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推進戰略引導下,確定了“以集成電路產業為主導,向泛IT、移動互聯、云計算與云服務等信息產業核心領域集中發展,打造中國高科(12.190, 0.03, 0.25%)技領域的世界級企業集團”的戰略發展目標。為達成目標,近年來全面布局從“芯”到“云”的完整產業鏈,在聚焦集成電路芯片領域的同時也不斷調整新的業務內容。

  2013年7月,紫光以17億美元收購展訊通信,正式進軍集成電路芯片產業;2014年7月,紫光以約9.1億美元的收購價格將芯片設計廠商銳迪科納入麾下,進入全球手機芯片廠商前十。

  這只是紫光戰略布局的第一步,2015年6月,紫光又以25億美元收購惠普旗下新華三51%的股份,獲得了惠普在中國大陸的服務器、存儲器和技術服務業務,成功將業務觸角擴展至網絡層面。

  目前,紫光已提出全面構筑“芯—云—網—端”信息產業生態鏈的戰略目標,并大刀闊斧地進行投資并購,接連入股西數、力成、南茂,增持中芯國際和中興通訊(15.590, -0.07, -0.45%)。通過一系列業務布局,紫光現已初步完成從“芯”到“云”的戰略目標規劃。

  “建”——加速擴大產能

  統計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紫光的資產規模已超過1600億元,合并凈資產約為650億元,收入約為670億元,稅后總利潤約為40億元。

  2016年12月,由紫光聯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湖北省地方基金、湖北省科投共同投資建設的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在武漢東湖高新(8.370, -0.05, -0.59%)區正式動工建設,該項目總投資240億美元,主要生產存儲器芯片。

  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認為,武漢項目意義重大,“一是因為,存儲器基地項目是中國集成電路存儲芯片產業規模化發展‘零’的突破,相當于中國科技領域的遼寧號航空母艦出海試航;二是因為,存儲器基地項目的運作是一種新模式的成功探索,這種新模式就是‘國家戰略推動、地方大力支持、企業市場化運作’三合為一;三是因為,項目投資強度大,是中國集成電路行業單體投資最大的項目,也是中國最大的單體投資項目”。

  趙偉國說,未來,紫光還將在成都和南京建立半導體制造基地,投資金額約為460億美元。雙方將在集成電路制造、研發設計、產業投資基金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共同打造集研發設計、制造及配套于一體的集成電路全產業鏈生態圈,預計總投資2000億元。該項目已于2016年年底正式動工建設,重點攻堅3D非線性宏單元模式技術,預計2018年建成投產后將達到10萬片的月產能。

  “聘”——加快制程技術研發

  近年來,中國在全球集成電路產業中的地位逐步提升,但人才缺口依然制約著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加快人才引進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目前,紫光正在高端專業人才引進方面下一盤大棋。”趙偉國介紹,目前已經有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專業人士加盟紫光,其中不乏頂級專家,他們的加入將為企業帶來信息通訊技術、企業管理、高端研發等先進經驗,為企業注入新的活力。

  趙偉國表示:“資金、技術和人才是拉動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三駕馬車’,國家政策的支持是照亮中國集成電路企業發展的‘指路明燈’,但對于企業來說,最重要的還是提升自主研發能力。紫光目前正在全力打造‘國家級半導體產業人才技術研發艦隊’,通過進一步念好‘買、建、聘’三字訣,紫光要努力扛起中國集成電路自主研發的大旗。”



關鍵詞: 集成電路 紫光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