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業加速研發下一代電池 索尼為首
90年代,日本索尼公司率先把鋰電池從大學研究階段轉變成商用化產品。不僅使筆記本電腦和手機等產品得到很大進步,同時也拉開了一個移動產品的新時代的序幕!如今,以索尼公司為代表的日本企業,正在加速研發下一代電池,筆者將分兩部分來介紹日本企業2020年之前的鋰電池研發動向和全固體電池研發情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702/344174.htm
“通過對Li-S、Mg-S材料技術的開發,將會把現在的單位體積能量密度700Wh/L,在2020年時提高到1000Wh/L。”索尼公司先端材料研究所所長如此談及材料的名字,是非常少見的。之所以各家企業積極研發下一代電池,是應為以電動車輛和移動機器對電池性能有更高的要求。但是電池的性能不是短時間內可以開發出來的,隨著電池容量的提高,發熱和起火問題也隨之而來,這就對電池的安全問題有著更高的要求。

第1部分:2020年研發動向
高能量密度的鋰電池,根據用途分為兩大類:一種是面向移動設備(手機等),另外一種是面向電動車輛。雖然都是鋰電池,卻有著完全不同的開發方式。但如今兩種類型的鋰電池的負極材料中,Si合金正在走向活躍的表面舞臺。
移動設備
索尼主要研發如手機等移動便攜電子產品的鋰電池,估計2016年單位體積的能量密度可以達到750?800Wh/L,然后經過900Wh/L,到2020年預計可以達到1000Wh/L。能量密度的提高,可以大幅增加智能手機App的應用范圍和數量,并可以延長待機與使用時間。現在索尼公司表示,已經實現了鋰電池的最大充電電壓為4.45V,放電電壓為3.0V,使用的材料和現行版電池一樣,正極是LiCoO2,負極是碳素材料。

但是2017年以后,負極材料會發生很大變化,有可能會使用Si合金。雖然使用Si合金會導致Si系材料的體積膨脹,經過充放電會破環Si的結晶構造,但是索尼公司表示已經確立了Si系材料的體積膨脹控制手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