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物聯網之戰打響 GE、西門子、庫卡等成多雄爭霸格局
KUKA Connect目前擁有兩個版本:KUKA ConnectLite和KUKA Connect Plus。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701/342951.htm·KUKA Connect Lite提供的功能包括:狀態監控、設備維護提醒、機器人ID識別數據、控制器數據、規格說明、用戶手冊、管理員控制臺、機器人清單,目前支持中英文和德語。
·KUKA Connect Plus除了上述功能之外,提供的附加功能包括:機器人實時狀態提醒、實時故障提醒、可導出的數據報告、實時故障維修與記錄、全面的設備日志、機器人4D可視化模型。

圖:方便易用的KUKA Connect

圖:KUKA Connect架構圖
Rockwell羅克韋爾自動化
比較奇葩的是Rockwell Automation,搶先布局了工業云平臺的各種專利,但是IIoT云平臺卻遲遲不見蹤影。既然目前IIoT云平臺的主要應用場景都是設備遠程監控,作為第一步,Rockwell干脆推出了一款工業APP,名字夠長:FactoryTalk TeamONE。

圖:羅克韋爾眼中的IIoT
使用這款APP,用戶可以彼此協作、共享知識、查看實時生產狀態、進行故障處理,從而縮短設備故障的平均修復時間MTTR。TeamONE中可以看到羅克韋爾公司PowerFlex變頻器以及工業以太網設備的健康信息,一旦發生故障,解決方案可以被團隊共享。故障處理后,相關知識和日志將會被保存以便后期搜索。
TeamONE免費版現已上市,包括8個模塊:事件、設備狀態、團隊、知識庫、連接、插接板、會話與趨勢。可在Google Play或Apple應用商店下載。
與名字呼應,FactoryTalk TeamONE還擁有足夠長的架構示例。

圖:FactoryTalkTeamONE的網絡架構
除了上面提到的幾家,Numenta GROK、普奧云、樹根互聯…都有獨特的優勢。
那么問題來了,工業企業手握這么多工業數據,還有那么多IIoT云平臺在旁,怎么才能真正創造出價值?
2
2015年,惠普關閉了他的公有云業務,2016年,思科也終結了10億美元的公有云服務。如果不能迅速創造出價值,大部分IIoT云平臺的命運也是如此。
IIoT云平臺之戰實際上是生態思維之戰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顯然IIoT云平臺太多了,存量設備很快就不夠用,工業大數據的初始積累不足,前期存儲的工業數據基本用不上。
根據Aeris公司的測算,出色的云平臺可以節約70%的開發時間。不過云平臺如果想做好,易用性和敏捷性是基礎,生態思維才是必殺技。這就牽扯到要改寫產業經濟最最深層的核心思維,從封閉到開放、從獨有到共享、從競爭到聯合。雖然各個巨頭都在努力向開發者和系統集成商示好,但總是感覺還欠點兒火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