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通訊:做使能者 開啟物聯網黃金時代
就技術角度看,當前的物聯網有些像十年前的Wi-Fi產業。2003年,IEEE最終通過802.11g標準,從此開啟了Wi-Fi的“黃金十年”。而2016年6月,國際標準組織3GPP已凍結物聯網NB-IoT標準,發布指日可待。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701/342538.htm而就應用角度看,物聯網當前的發展階段,有些像兩年前的智慧城市。均是以從單一行業應用,到跨行業的互聯互通為成熟標志。只不過,智慧城市是以引入社會資本的PPP模式為主要推動力,而推動物聯網發展的動因則相對多元化。
物聯網為什么沒火?
其實,傳感器的應用已經超過50年。1991年,施樂提出“泛在計算”,此可認為是物聯網的前身,1999年MIT(麻省理工學院)第一次提出物聯網概念,而2005年,國際電信聯盟才最終確立了現代意義上的物聯網。由此問題而來,在過去50年間,物聯網時而出現在產業視野中,但為何一直不溫不火,只是因為相關國際標準始終無法確定?
當然,標準是重要原因,但也只是原因之一。如果在10年前,某一國際標志的確立,即可帶動相關技術領域的發展。例如802.11g標準與Wi-Fi產業,即是此方面的例證。
如果延續以往技術-標準-產品的發展鏈條,物聯網也應如此,低功耗芯片技術和各類通訊接入技術的成熟,最終促成3GPP即將確定NB-IoT標準。由此,2017年初,電信運營商將開始建網布局;由此,2017年中期,物聯網終端有望大規模商用,芯片價格將降低至5美元左右的市場心理預期;由此我們將進入物聯網2.0階段。
但這是典型的工程師思維模式,如今技術與應用的結合越來越緊密。也就是說,單純依靠技術成熟、標準確立很難快速催熟產業,而IT企業的生態圈思維將主導未來市場。
中興物聯網的網
基于此認識,我們解析一下中興通訊在物聯網市場的布局。其實,中興通訊是一家擅長“冷飯熱炒”的公司。不是貶義,只是想表達其市場判斷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應該說,中興通訊物聯網布局要早于其他IT企業,甚至在市場尚未明朗期,其已經推出較為成熟的產品,形成了較為緊密的生態圈。
一言以蔽之,中興通訊物聯網戰略可總結為:兩平三橫四縱。兩平,即兩大支撐平臺,生態圈平臺和資本平臺;三橫,即三類水平產品技術聚合,終端+網絡+IoT PaaS;四縱,即四個垂直領域,智慧家庭、工業互聯、車聯網、智慧城市。
由此可見,“三橫”體現了中興通訊的核心技術能力,也是其業務主要盈利點。作為專注芯片研發的中興微電子,已經躋身業內前三,推出了基于LTE的CAT1、CAT-M、NB-IoT等系列物聯網專用芯片,并首家在中國移動進行IoT測試。同時,中興通訊還研發推出Smart OS物聯網操作系統,以及ZIS中間件。此兩個產品可靈活適配各種類型的傳感器,并具備遠程云調試、開發和版本升級能力。
此外,通信能力自然更是中興通訊的看家本領,或者說通信技術和產品是中興通訊向合作伙伴輸出的核心能力之一。中興通訊掌握的以太網、Wi-Fi、PON、電力線、NB-IoT、LoRa、LTE-M、Pre-5G、MUSA、5G等多種通訊接入技術,可部署于復雜的場景,提供包括:有線、無線,以及短距離和廣域網等多樣化接入方式。
因此,中興通訊的“三橫”產品、技術積累,基本解決了物聯網的聯接復雜性、感知多樣性、平臺開放性,以及系統安全性,可幫助合作伙伴快速降低進入物聯網市場的門檻,進而形成產業。

中興通訊副總裁王翔:物聯網產業鏈尚未成熟,處于芯片、模組、網絡應用等不同領域的企業,更需要中興通訊推動基于特定應用場景的聯合測試,促進合作伙伴間相互緊密耦合。
兩翼必須齊飛
再來看一下“兩平”,即生態圈平臺和資本平臺,這基本是當前IT企業拓展市場的標準配置。資本平臺有助于提升應用豐富性,而生態圈平臺有助于提升產業鏈完整性。
2016年,中興通訊成立GIA聯盟,構建包括車聯網,智能家居,CLAA在內的子生態,目前會員也已經超過百家。日前,在2016物聯網產業峰會中,GIA產業聯盟有迎來一批新成員,前衛科技、橫河川儀、安美通科技、達實智能等企業加入,涵蓋了城市物聯網、智能制造、車聯網、智能家居等多個物聯網領域。以前衛科技為例,其在氣表、水表領域處于國內領先位置,不言而喻,中興通訊與前衛科技的合作,將使其在智慧城市領域更具競爭力。
當然,加入GIA還將獲得多種“福利待遇”。聯盟會員單位將獲得中興通訊戰略合作伙伴待遇,優先獲得市場商機共享; GIA伙伴將獲得中興通訊物聯網專利優先授權,要知道,2016年中興通訊物聯網專利持有量可是位居全球前三;GIA伙伴可優先獲得產學研合作,標準合作,優先產品供應。同時,GIA還設立了IoT產業基金,以及聯合多個外部基金、風險投資,對GIA伙伴的優秀產品、技術創新,GIA資本平臺優先進行產業投資。
不能坐等應用成熟
最后看一下“四縱”,即智慧家庭、工業互聯、車聯網、智慧城市。此為中興通訊最為看好,也是最有可能率先啟動的四個物聯網垂直領域。
以智慧城市為例,智慧城市的核心目的是將人的信息數字化,將物的信息智慧化,最終通過大數據挖掘新的價值。因此,智慧城市3.0的核心標志之一,即是物聯網的廣泛應用,物聯與智能的集成。就某種意義看,物聯網2.0即標志著智慧城市3.0階段的開啟。
再來看一下中興通訊在車聯網領域的思路。日前關注一則新聞,中興通訊收購了廣通客車。雖然此次收購目前應歸屬中興新能源范疇,但未來必然與車聯網發生牽連。就布局重點看,目前,中興通訊更關注乘用車的前裝和后裝市場。汽車前裝市場,中興通訊自2009年即開始與長安汽車等客戶合作,提供基于LGA封裝的3G前裝模塊產品,可以說是國內最早的。此后,在國內比亞迪、北汽、一汽等企業也都成為中興通訊的客戶;在海外,中興通訊與電信運營商Tier1,為歐洲頂級OEM車企提供前裝4G TBOX設備。
在后裝市場,中興通訊通過與AT&T、T-Mobile、Telia等運營商,以及TeliaSonera、OCTO、Mojio等車聯網服務商合作,拓展UBI(基于駕駛行為的保險)等領域。同時,通過中興通訊提供的車載智能硬件、云平臺和移動端應用,并基于高速4G LTE網絡,實現數據交互。
而對此,中興通訊副總裁王翔表示:“物聯網產業鏈尚未成熟,處于芯片、模組、網絡應用等不同領域的企業,更需要中興通訊推動基于特定應用場景的聯合測試,促進合作伙伴間相互緊密耦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