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知識產權收入已成出口新主力
日經新聞報導,日本多年來始終保持經常帳順差,但出口結構已出現根本改變,商品出口逐漸減少,而智財權收入持續增加。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12/342264.htm日本經濟一向由出口帶動,近年來海外股利與利息收入逐漸成為主要收入之一。此外,商標授權與技術出口也在上升,智財權授權收入已成為最新主要出口收入。
日本去年經常帳順差為十八兆日圓(約一五三七億美元),包括金融、保險與專利費在內的勞務收支出現一兆日圓赤字,但日本企業的海外子公司匯回股利約廿兆日圓,足以彌補勞務赤字。
盡管勞務收支出現赤字,相較于十年前逆差二點五兆日圓已有改善,尤其是旅游收支轉虧為盈。
由于外國觀光客人數明顯增加,日本去年旅游收支出現一點二兆日圓盈余。但勞務收支明顯改善的最主要原因是,智財權出口順差持續成長,十年以來已增加四倍至二點四兆日圓。
根據日本統計局資料,包括汽車制造業在內的運輸設備行業,是去年智財權收入二點三兆日圓的最主要來源,大部分是技術相關的專利費與授權金。
日本企業經常將生產技術授權給海外子公司在當地使用,藉此收取穩定的專利使用費與權利金。北美地區是這一類收入的最大來源地,比率為百分之五十四。
以豐田汽車與本田汽車為主的汽車制造業,被認為是這類收入的最大貢獻者。他們雖然沒有公布數字,業內專家表示,一般權利金標準在汽車出廠價的百分之五至十之間。其次是制藥業的四七七一億日圓收入。
三菱UFJ研究顧問公司經濟學家中田和義表示,日本海外智財權收入目前約七成來自海外子公司,應該能經由別的管道擴大增加此類收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