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IC業熱鬧非凡 需以更大雄心瞄準更廣市場
清華大學教授、核高基重大專項技術總師、高端芯片聯盟秘書長魏少軍在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CSIP)主辦的2016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促進大會致辭中表示,國內IC業熱鬧之際更應冷靜處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11/340882.htm
表象上來看,國內國外的IC業都熱鬧非凡。比如國際的大并購,國內諸多新項目的開工,表明政策和資本的注入、產業的變化,IC業出現了諸多新機會,熱鬧有一定道理,要堅持到底,還要帶動全球同行一起熱鬧。美國前不久也成立了委員會,研討對中國IC業發展的對策。可以說,政府關注對行業發展有利,做IC需要政府的大投入大支持,但是光熱鬧是不行的。
要冷靜看待當前發展。國內前三季度IC業增長實現17.3%,全年也將保持這一增長率。從全球來看,上半年為負增長-5.8%,但在第三季度之后,產能開始趨緊,預計增長率或與去年持平。國內IC業雖然發展快速,但與需求相比差距還很大,預計進口仍超過2000億美元。特別是核心關鍵芯片,突破力度不大,受制于人的局面仍沒有改觀。

前段時間,在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指導下,由27家高端芯片、基礎軟件、整機應用等企業、科研院所共同發起“中國高端芯片聯盟”成立,旨在高端芯片領域實現突破,這不容易。國內IC企業應集結國內甚至國外的優勢力量,以開放心態聚集各類資源,打造核心芯片,尤其是要以冷靜科學的態度來著力提升。
要以更多市場化的方式發展IC。國際上有聲音說中國IC主要是依靠政府補貼和支持,而不是公平的市場競爭。政府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但目前問題一是政府說的太滿太多,容易讓外界產生誤解;二是企業在發展中也常借用政府的名義。這對發展不利,一定要以市場為主導,要靠內生力量來發展,要用市場語言用行動告訴國際同行,國內IC業是按照市場化來發展的。
魏少軍最后提到,業界對IC的發展要有清醒的認識,可以說國內IC業基本是建立在“沙灘”上,認識到這點既是一種激勵,也是一種批評,我們面臨的壓力巨大。此外,國內IC企業不只瞄準安全可靠,整個產業需要多樣化的生態,不能局限在這一范圍,否則如果市場不足將難以養活自己,而要以更大雄心瞄準更廣市場,中國IC企業亦能在國際市場上貢獻力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