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界動態 > Surface上市四周年:從質疑嘲諷到引領行業

Surface上市四周年:從質疑嘲諷到引領行業

作者: 時間:2016-10-27 來源:新浪科技 收藏

  10月26日是平板筆電上市四周年的日子。四年的時間過去,無論是PC市場格局,還是產品本身,都改變了許多。雖然PC市場依然處于萎縮趨勢,但卻成為了硬件業務最大的亮點,也成為了Windows輕薄筆電產品形態的一個標桿。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10/311898.htm

  最新公布的財報顯示,上一季度Surface Pro 4/Book營收同比增長38%。雖然微軟并不倚重硬件業務,但Surface的出色表現無疑給微軟增加了諸多底氣。軟件巨頭微軟以此證明,自己在硬件領域一樣可以有足夠的競爭力。

  不過,Surface的這四年一路走來也絕非一帆風順。作為新浪科技駐美記者,自己幾乎經歷了Surface的所有發布和上市的重要時刻。從飽受外界質疑到成為行業標桿,從巨額虧損甩賣到業績穩定增長,從遭受蘋果嘲諷到對手模仿致敬,Surface的發展經歷完全算得上是風雨之后見彩虹,挫折之后才成功。

  

鮑爾默發布第一代Surface

 

  鮑爾默發布第一代Surface

  從質疑到標桿

  2012年6月,微軟CEO鮑爾默在洛杉磯發布第一代Surface,并在10月26日隨著新操作系統Win 8發布上市。。由于保密措辭非常成功,媒體直到最后時刻才知道微軟到底發布了什么產品,這兩款超級輕薄的可分拆平板筆電很快就引起了轟動。這不僅是因為Surface的創新工業設計,也是因為這是微軟歷史上首次發布PC產品。

  微軟到底要做什么,這個操作系統廠商為什么要發布高端輕薄PC,這是要和諸多OEM廠商全面競爭了嗎?這樣的疑問不僅來自于媒體,也來自于行業內部。定位于精品高端的Surface也讓PC廠商感到警惕。宏碁CEO王振堂就公開表示,希望微軟三思而后行,Surface平板可能會傷害雙方的合作關系。

  不過,微軟Surface的目的顯然不是要和硬件廠商搶飯吃,也不是要走蘋果軟硬件結合的路線。Surface更像是微軟在Windows PC領域樹起來的一桿旗幟,微軟希望以這款產品展示Windows操作系統與高端硬件的結合體驗,展示Win 8融合平板和筆電兩種操作的體驗,也給當時各種形態的二合一設備設一個模版。

  從這個意義來說,Surface之于微軟的意義就相當于Nexus之于谷歌。不過,為了與蘋果iPad競爭,微軟還推出了兩個版本——ARM處理器的Surface RT以及英特爾處理器的Surface Pro。Pro版可以直接安裝各種Windows應用,相當于完整的筆電,而RT版本只能安裝應用商店內的應用,其定價和iPad一樣都是500美元起售。

  與主要用于內容消費和娛樂需求的iPad相比,Surface的賣點在于相對輕薄的體積重量,高效強大的辦公應用,以及完整的功能拓展。不過,這也意味著Surface需要解決輕薄體積和電池續航等性能問題,才能真正以平板筆電的融合形態,在市場具有競爭力。

  而這正是前兩代surface沒有得到市場認可的重要原因。雖然上市的時候一度引發了搶購熱潮,但隨后的銷售情況并不令人滿意,尤其是高昂的售價、糟糕的續航以及并不完善的體驗。微軟本希望RT版可以直接對抗蘋果iPad Pro,但RT版本的應用匱乏也成為用戶的一大槽點。

  由于銷售慘淡,2013年第一季度Surface全球總銷量只有90萬部,微軟不得不在當年第二季度計入了高達9億美元與Surface庫存相關的資產減記。第一代產品就遭到打擊,Surface看起來是前景堪憂。HTC和三星等硬件合作伙伴紛紛放棄了RT平板的研發計劃,RT成為了微軟的獨角戲(當時只有諾基亞推出了RT平板)。

  2013年9月,微軟在紐約發布了第二代Surface,同樣包括ARM和英特爾兩個版本。第二代Surface主要升級之處在于芯片性能和電池續航,體積重量并沒有太大變化。不過,雖然前兩代Surface并沒有取得商業成功,但微軟至少達到了示范的作用——宏碁、聯想、戴爾等廠商開始推出諸多Win 8平板,觸控操作也在Windows筆記本逐漸普及。

  在Surface剛剛發布的時候,Windows筆電領域還是英特爾在主推超極本概念,出現了一系列變形設計的超極本。從某種意義上來說,Surface正是一種鍵盤主機分離設計的超極本。不過,在Surface逐漸成功之后,這種鍵盤主機分拆的設計成為了目前超極輕薄PC筆記本的主流設計。

  

更加輕薄的第三代終于獲得市場認可

 

  更加輕薄的第三代終于獲得市場認可

  第三代的蛻變

  微軟很多產品都有個“第三代現象”,即產品到了第三代開始真正成熟,從而贏得了市場認可。Surface產品線也不例外,正是從2014年6月的第三代開始真正在市場站穩腳跟,因為那一年的產品實現了工業設計的質變,足夠讓市場為此驚嘆;而產品定位也擺脫了此前平板和筆電之間的糾結,開始明確定位于“可以取代筆記本的平板電腦”。

  正在這一年,微軟正式放棄了RT版本,Surface 3也是一款基于英特爾版本的低配輕薄版平板筆電。而Suface Pro 3在常規升級芯片的同時,首次將厚度降低到了9.15毫米,重量降低到了793克。相比之下,Surface Pro 2的厚度是13.46毫米,重量是907克。此外,Surface Pro 3的屏幕從10寸擴大到12寸,屏幕比例從16:9變成了3:2,這進一步提升了閱讀和工作體驗。

  此外,新上任的微軟CEO納德拉還極具魄力地砍掉了已經準備成形的7寸產品Surface Mini,而將Surface業務的重心集中在提升商務性能。據微軟一位內部人士向新浪科技透露,當時Surface Mini連營銷材料都已經準備好了,但納德拉最終作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砍掉了工作性能匱乏的小屏Surface。

  實際上,Suface Pro 3已經是一款超級輕薄的平板筆電,其輕薄可以挑戰蘋果的Macbook Air,而性能又可以媲美蘋果的MacBook Pro。在那年我清晰地記得,第三代Surface發布的時候,微軟開始明確自己的競爭對手——在發布會上多次拿MacBook Air來進行對比,而不再提到iPad。

  在美國科技發布會上,媒體幾乎是清一色的MacBook Air。而那一年的Surface發布會,微軟高管主動拿臺下媒體的Macbook Air自嘲,提出希望Surface能首先成為媒體記者的標配。而正是從Surface三代開始,我逐漸在美國媒體同行的設備中看到了Surface的身影,從無到有,越來越多。雖然總體數量還無法與Macbook相比,但Surface已經站穩了腳跟。

  市場是最客觀的。就在第三代Surface發布之后,微軟迎來了一個里程碑——在當年第三季度,微軟Surface業務首次實現了盈利,營收達到9億美元,而第二季度這個數字只有4億美元。在此之前,微軟一直在這塊業務上不遺余力地投入,算入此前的巨額虧損,微軟累計在Surface業務上損失了17億美元。在此之后,Surface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銷售增長勢頭,這個產品線終于在市場開始站穩腳跟。

  2014年還是iPad的一個里程碑。正是在這一年,此前銷售火爆的iPad陷入增長停滯,并開始進行萎縮狀態。在大屏智能手機逐漸普及之后,平板電腦作為筆記本和智能手機之間的中間形態產品,其市場需求遭到了擠壓。而且,平板電腦的更新周期也更接近于筆記本,無法像智能手機市場那樣有著頻繁的需求更替。

  2015年10月的第四代Surface是在第三代成功基礎上的更上一層樓。除了常規的處理器升級之外,Surface Pro 4機身厚度繼續降低到8.4毫米,機身重量降低到786克,鍵盤質感和手寫筆都有了顯著的提升。而Surface Book則是微軟在高性能筆記本領域的進軍。

  

不看好生產力平板的蘋果谷歌紛紛推出致敬產品

 

  不看好生產力平板的蘋果谷歌紛紛推出致敬產品

  從嘲諷到致敬

  不過,更令微軟感到揚眉吐氣的是,此前大肆嘲諷Surface的競爭對手如今卻開始模仿自己,推出以辦公性能為賣點的生產力平板。當年9月蘋果發布了12.9寸屏幕的iPad Pro,還配上了喬布斯曾經嗤之以鼻的手寫筆。當年6月,谷歌也發布了自己的生產力平板Pixel C。

  單看這兩個產品并不奇怪,但如果考慮到兩大巨頭此前對Surface的態度,就顯得尤其具有戲劇性。2012年Surface第一代發布時,蘋果CEO庫克公開表示,這就像是冰箱和烤面包機的組合,不會讓用戶感到滿意?,F任谷歌CEO、當年還是高級副總裁的桑達爾·皮猜(Sundar Pichai)也表示,Surface是一款令人驚訝的產品,但他對平板與筆記本的結合持懷疑態度。

  三年時間過去,Surface以軟硬件的全面提升逐漸占據了市場,打開了生產力平板的需求,并引領著Windows陣營廠商朝著輕薄二合一筆電的形態前行。而曾經嘲諷懷疑的蘋果和谷歌,看到了生產力平板的市場之后,也開始推出模仿產品,甚至加上了Surface標志性的手寫筆。

  2015年10月,就在第四代Surface正式發布之前,微軟Windows負責人特里·梅爾森(Terry Myerson)在Twitter上傳了一張烤面包機的照片,顯然是有意回應當年庫克的嘲諷之詞。梅爾森在發布會后接受新浪科技獨家專訪時回應說,庫克發布iPad Pro這樣的產品已經是自己回應當初的話了。顯然,一些公司正在復制和追隨Surface,因為Surface創造了全新的產品形態,而且正在繼續推進探索。

  不過,不是大屏幕平板電腦加上鍵盤和手寫筆都可以作為筆記本來辦公。無論是iPad Pro還是Pixel C,都在辦公性能上遠遠落后于Surface,尤其是分屏多任務操作上。在遭受Pixel C的銷量慘淡之后,谷歌甚至沒有繼續更新這款產品。而iPad Pro則受限于iOS的分屏操作,遠遠沒有發揮出A9X芯片應有的性能表現。

  北京時間10月26日晚上10點,微軟即將在紐約召開Windows新品發布會,據傳首款Surface一體臺式機會在此次亮相?;蛟S,在成功為平板筆電市場樹立了標桿之后,Surface即將給多年難有變化的臺式機PC領域帶來新的沖擊,打造出可以與iMac相媲美的Windows一體機。



關鍵詞: 微軟 Surface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