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向上走 自主產業生態體系須完善
近年來,全球集成電路產業逐漸萎縮的市場需求下維持著個位數的增長, 而中國的集成電路產業一直維持著兩位數的高速增長,行業的持續發展,與政府的關注是分不開的。《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提出,要逐漸改變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實現立足自主創新、自立自強。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10/311861.htm此前,《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和《中國制造2025》的出臺,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也體現了國家高度重視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
目前我國計算機、網絡通信和消費電子仍然是集成電路產品的主要應用市場,三者市場份額合計80.7%。未來在我國汽車電子、物聯網和工業自動化等終端市場的強勁需求拉動下,芯片的需求量將持續保持高速增長。
在集成電路產業中,IC設計是龍頭。在2009-2015年間,行業規模從270億元上升到1325億元,保持了30.4%的復合增長率,不僅高于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整體的增速,也高于全球IC設計業的增速,是集成電路行業中成長性最高的領域。預計,2016年中國IC設計業銷售收入約為1518.5億元,同比增長23%。
雖然行業發展十分迅速,但部分高端核心芯片產品仍存在缺失。
當前,全球主要高端芯片設計、生產和供應企業集中在美國,比如英特爾、高通等。我國的芯片設計技術和生產工藝與美國相比,尚存在整體差距。雖然我國在低端芯片的研發和生產已基本具備自給自足能力,但在高端核心芯片(例如:高端服務器CPU、高端路由交換芯片、高速數模轉換芯片等)方面,基本依靠進口。
同時,我國自主產業生態體系亟需進一步完善。
目前,我國既缺乏類似英特爾、谷歌、IBM等可以高效整合產業各環節的領導型龍頭企業,又缺少與之配套的“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因此不能形成合理的分工體系,尚未形成國外以大企業為龍頭、中小企業為支撐、企業聯盟為依托的完善的產業生態系統。
集成電路在信息安全中處于關鍵地位,發展集成電路是實現信息信息安全的基石,加快推進國產自主可控替代計劃,是構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術體系的關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