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基于nRF24L01+與Arduino的超聲波測距系統設計

基于nRF24L01+與Arduino的超聲波測距系統設計

作者: 時間:2016-10-18 來源:網絡 收藏

距離是描述建筑物平面結構的重要內容,建筑物尺寸的傳統測量手段都需要人員借助工具現地進行,但面對比較危險的建筑物時,傳統的測量手段勢必增加人員的傷亡幾率。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測距技術和無線傳輸技術日趨成熟,無人距離測量在特殊領域中將得到廣泛應用。利用超聲波測距成本低、精度高、速度快等技術特點,結合單片機、無線通信技術可對建筑物內部平面尺寸進行測量,并將數據無線傳至終端設備實時顯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10/308661.htm

1 系統結構

超聲波測距系統由發射端和接收端兩部分組成。發射端由開發板、無線射頻發射模塊、天線、超聲波模塊及電源模塊組成。接收端由開發板、無線射頻接收模塊、天線和終端設備等組成。

在系統發射端,超聲波模塊HC—SR04對距離信號進行實時采集,在的控制下通過無線射頻發射模塊將距離數字信號發送至接收端;在系統接收端,在Arduino開發板的作用下,通過無線射頻接收模塊接收發射端發送過來的距離數字信號,通過串口通信模塊與PC機進行通信,在PC機中利用軟件讀取數據并繪制曲線。

2 系統硬件電路設計

2.1 Arduino控制板

本系統中所采用的Arduino UNO是一塊采用USB接口的核心電路板,處理器核心是ATmega328,包括14個數字輸入輸出IO(其中6個可提供PWM輸出),6個模擬輸入IO,一個16 MHz晶體振蕩器,一個USB口(便于在線進行程序調試),一個電源插座和一個復位按鍵。

2.2 測距傳感器

HC—SR04超聲波測距模塊可提供2~400 cm的非接觸式距離感測功能,測距精度可達到3 mm,模塊包括超聲波發射器、接收器和控制電路。模塊采用IO口TRIG觸發測距,給至少10μs的高電平信號,之后模塊自動發送8個40 kHz的方波,自動檢測是否有信號返回,如有信號返回.通過IO口ECH0輸出一個高電平,高電平持續的時間就是超聲波從發射到返回的時間。

2.3 無線傳輸模塊

nRF24L01是一款新型單片射頻收發一體器件,工作于2.4~2.5 GHz ISM頻段。其內置頻率合成器、功率放大器、晶體振蕩器、調制器、低噪聲放大器等功能模塊,并融合了增強型ShocKBurst技術,其中輸出功率和通信頻道可通過程序進行配置。nRF24L01具有極低的電流消耗,當工作在發射模式下發射功率為0 dBm時電流消耗為11.3 mA,接收模式時為13.5 mA,掉電模式和待機模式下電流消耗更低。本文采用模塊,在原模塊的基礎上增加了PA和LNA。在發射端通過PA電路將nRF24L01的輸出功率放大,同時在接收端通過LNA電路增加接收信號的強度。

2.4 SPI連接

Arduino與無線收發模塊之間利用同步串口SPI進行通信。nRF24L01+的SPI總線有GND(接地)、VCC(1.9~3.6 V電源)、CE(使能發射或接收)、CSN(片選信號)、SCK(時鐘信號)、MOSI(數據輸入)、MISO(數據輸出)、IRQ(中斷標志位)。Arduino與nRF24L01+的連接圖如圖1所示。

a.jpg

2.5 實驗電路連接圖

發射端(HC—SR04、nRF24L01+和Arduino連接)和接收端(nRF24L01+和Arduino連接)實驗電路連接如圖2所示。

b.jpg

3 系統的軟件設計

3.1 無線發送模式流程

對nRF24L01+的相關寄存器進行配置,設置為增強型ShockBurstTM發送模式,通信速率為1 Mbit/s,晶振16 MHz,發射功率設置為0 dBm,MCU通過MOSI寫入數據,通過MISO讀出數據,設置通過nRF24L01+的數據輸入,保存到TX FIFO寄存器中,開始發送數據。在數據發送之后,讀取狀態寄存器的值并做出判斷,確定是否接收到應答信號,判斷自動重發次數是否達到最大值(10次)。如果在設定的應答時間內接收到應答信號,則認為數據成功發送到了接收端。如果在設定的時間范圍內沒有接收到應答信號,則重新發送數據,并且自動重發計數器自動加1。若自動重發次數達到最大值,則表明數據沒有發送成功,需要清除MAX_RT位讓數據繼續重發。發送程序流程圖如3所示。

c.jpg

發射程序中的主要函數如下:

void TX_Mode (void) //初始化nRF24L01+設備進入發送模式

void Send_Data(int a) //發射數據“a”

unsigned char SPI_Read_Buf(unsigned char reg,unsigned

char*pBuf,unsigned char bytes) //從寄存器“reg”讀無符號字符型變量

3.2 無線接收模式流程

設置nRF24L01+為接收模式,與發射端相同的CRC配置、地址寬度、頻道和傳輸速率,拉高CE啟動接收,通過讀取狀態寄存器的值判斷是否有數據接收,若有數據,接收端通過自身通道地址與接收到的數據包中的地址進行匹配,若相同就接收該數據,若不同就放棄該數據,繼續等待接收。接收程序流程圖如圖4所示。

d.jpg

接收程序中的主要函數如下:

void RX_Mode (void) //初始化nRF24L01+設備進入接收模式

void Recive Data() //接收數據

unsigned char SPI_Write_Buf(unsigned char reg,unsigned

char*pBuf,unsigned char bytes) //將nRF24L01+的內容寫入緩沖區“*PBUF”

4 實驗結果

按照本方案設計的超聲波測距系統(實物如圖5所示)經過建筑物現地測試,測量最大寬度8 m,最大高度4 m,超聲波模塊工作穩定,無線傳輸模塊傳輸距離符合要求,完全可以達到實際應用的目的。由于該系統目前還是初具功能的試驗品,測距平臺上功能模塊不夠豐富,應搭配更多的傳感器模塊,提升系統功能。

e.jpg

5 結束語

本文著重介紹了基于nRF24L01+與Arduino的超聲波測距系統的設計,通過較低的成本實現了超聲波測距、數據無線傳輸、PC機實時接收顯示并繪制曲線等功能,可搭載不同的移動平臺,完成建筑物測距任務,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