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GPS數據采集器的設計與實現
全球定位系統(Clobal Position System,GPS)能夠提供實時、全天候、全球性和高精度的服務,其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中。GPS接收機通過天線單元接收衛星信號,將信號進行帶通濾波、下變頻混頻、AGC放大、A/D轉換等一系列處理,得到數字中頻信號,進而對中頻信號進行捕獲、跟蹤,解調出用戶的緯度、經度、高度、速度、時間等導航信息,將這些信息按NMEA-0183協議封裝,通過串口輸出數據。用戶設備中的GPS接收器在收到GPS信息后,需要對相關信息予以解碼處理,從而得到用戶的位置、時間等信息,進而實現用GPS導航和定位的目的。近幾年來,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憑借其開發過程投資少、設計周期短、靈活方便以及可反復編程等特點,在現代電子設計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本設計選擇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來實現GPS信號的解析處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10/308358.htm1 NMEA-0183協議的數據格式
NMEA-0183是美國國家海洋電子協會(NMEA,The National Marine Electronics Association)為海用電子設備制定的標準格式,它現在已被廣泛地應用于多個領域的設備之間的數據傳輸。NMEA標準格式輸出采用ASCII碼,每個ASCII數據碼長8位,串行通信的波特率為9600位/秒,數據位8位,開始位1位,停止位1位,無奇偶校驗位。
NMEA-0183協議由語句組成,每條語句以字符“$”作為語句起始標志,數據之間以逗號相隔,字符“*”作為校驗和前綴,最后以校驗和數值和回車/換行字符結束。最常用的有6種語句格式:$GPGGA,$GPGLL,$GPGSA,$GPGSV,$GPRMC,$GPVTG。下面以推薦定位信息GPRMC語句為例介紹數據格式。語句的格式如下:
$GPRMC,1>,2>,3>,4>,5>,6>,7>,8>,9>,10>,11>,12>*13>
1>UTC時間,格式hhmmss.sss(時分秒);
2>定位狀態,A=有效定位,V=無效定位;
3>緯度,ddmm.mmmm(度分)格式(前導位不足則補0);
4>緯度半球N(北半球)或S(南半球);
5>經度,dddmm.mmmm(度分)格式(前導位不足則補0);
6>經度半球E(東經)或W(西經);
7>地面速率(000.0~999.9節,前導位不足則補0);
8>地面航向(000.0~359.9度,以真北為參考基準,前導位不足則補0);
9>UTC日期,ddmmyy(日月年)格式;
10>磁偏角(000.0~180.0度,前導位不足則補0);
11>磁偏角方向,E(東)或W(西);
12>模式指示(僅NMEA-0183 3.00版本輸出,A=自主定位,D=差分,E=估算,N=數據無效);
13>校驗和;
2 NMEA-0183協議解析器設計
2.1 系統的總體設計
以深圳星際通公司生產的GP5MX1513F1導航芯片為例進行說明。該芯片為一個64并行通道單頻接收機,只接受L1波段的衛星信號,定位精度2 m(2D RMS)。該芯片依次輸出6種NMEA信息,分別是:$GPGGA,$GPGLL,$GPGSA,$GPGSV,$GPRMC,$GPVTG,串口默認設置:波特率9 600bps,起始位1位,數據位8位,無奇偶校驗位,停止位1位。NMEA-0183協議解析系統的總體設計框圖如圖1所示,GP5MX1513F1導航芯片通過天線單元接收衛星信號,將信號濾波、下變頻、放大和模數轉換等一系列處理,得到數字中頻信號,進而對中頻信號進行捕獲、跟蹤、位同步及幀同步,解調出導航數據,最后計算出用戶的緯度、經度、高度、速度、時間等信息,以NMEA-0183協議格式打包成數據幀,再通過標準的串口輸出數據。NMEA-0183協議解析模塊生成的硬件電路內嵌在FPGA中,一方面通過串口模塊接收GP5MX1513F1芯片發出的串行數據,將接收的信號給解析模塊進行處理,另一方面解析模塊根據NMEA-0183協議的數據格式提取出所需要的信息。

2.2 串口模塊
串口模塊主要負責接收由GP5MX1513芯片輸出的導航定位信息,串口模塊通過波特率發生器將系統時鐘進行分頻,產生16倍數據波特率的時鐘。系統復位后,接收端以16倍波特率的速率讀取線路狀態,檢測信號GPS_TX出現下降沿,在GPS_TX信號下降沿后第8個采樣點確認是否為低電平,如果檢測得到的是高電平,則認為起始位無效,返回到空閑狀態,重新等待起始信號的到來。起始位找到后,開始接收數據,當數據計數器data_bit_cnt計到7時,8位數據都已經輸入完成。最后,檢測停止位,如果正確檢測到高電平,則
說明本幀的各位數據正確接收,將數據存入到8位數據寄存器中,否則出錯。

串口模塊接收端的狀態轉移圖如圖2所示,接收機由4個工作狀態組成,分別是空閑狀態、起始位、數據位和停止位。當系統復位后,電路處于空閑狀態,等待信號的觸發,連續8個時鐘檢測出數據發生負跳變,sof信號為高,進入起始狀態,當sample為1時,進入數據位,接著的數據位將每隔16個采樣周期被采樣一次。即取每一位的第8次的波特率時鐘采樣值來確保采樣正確。連續采樣8次后,采樣計數器data_bit_cnt==7,進入停止位,當sample為1時,進入空閑狀態,開始接收下一個數據。
在狀態機模型的基礎上,使用verilog HDL語言來描述其功能,其主要代碼如下:

2.3 解析模塊
串口模塊輸出的8位數據送到解析模塊,解析模塊采用6MUX1選擇器來選擇提取哪種語句,通過外部輸入信號對寄存器config_Reg進行配置來實現,當config_Reg=000時,提取GGA語句,當config_Reg=001時,提取GLL語句,當config_Reg=010時,提取GSA語句,當config_Reg=001時,提取GSV語句,當config_Reg=011時,提取RMC語句,當config_Reg =100時,提取VTG語句。下面以RMC語句為例,來說明解析過程,解析模塊將串口模塊接收端接收的數據進行循環檢測,判斷報文頭、定位狀態、校驗位、結束位信息,提取時間信息。首先,對config_Reg進行配置,設置config_Reg=011;其次,檢測報文頭$GPRMC,如果是,則進行下一步,否則,繼續檢測;最后,用逗號計數器的值來決定提取$GPBMC語句的哪段信息,當逗號計數器為1時,提取時分秒信息,存儲在data_hh_mm_ss寄存器中;當逗號計數器為2時,提取定位狀態信息,當VALID信號為高,則有效定位;當VALID信號為低,則無效定位;當逗號計數器為3時,提取緯度信息,存儲在lat_data寄存器中;當逗號計數器為5時,提取經度信息,存儲在lon_data寄存器中;當逗號計數器為9時,提取日月年信息,存儲在data_dd_mm_yy寄存器中。程序設計的流程圖如圖3所示。

其主要代碼如下:


3 仿真測試及硬件實現
根據編寫的測試模塊在ModelSim 6.2軟件下進行了功能仿真,其仿真結果如圖4所示,GPS_TX為輸入的串行數據,rcv_data為接收的8位數據,hh_mm_ss為提取出時分秒信息:15:49:41,dd_mm_yy為提取出日月年信息:13.06.09,lat_data為提取的緯度信息:3409.3297,lon_data為提取的經度信息:10853.6986,從仿真波形上看,仿真的結果與測試激、勵中的數據一致。

完成了仿真后,在Quartus II 9.0下進行了邏輯綜合,將程序下載到Altera公司生產的CycloneII系列EP2C5T144C8型號的FPGA中,用Quartus II 9.0軟件自帶的嵌入式邏輯分析儀SignalTapII,對FPGA內部的信號進行觀測,FPGA內部實際工作波形如圖5所示,從硬件調試結果觀測,實際測出的結果:年月日2013.08.19,時分秒00:07:42,緯度為3412.0714,經度為10856.6625。由于所測得時間信息為世界協調時間,北京時間與世界協調時相差8個時差,北京時間應修正為:08:40:09,所測得結果與本地的時間一致。

結果分析:從圖4和圖5波形上可以看到我們測試的結果,實際測試中,我們讓整個解析過程連續工作12 h,沒有發現解析錯誤、丟包等不正常現象。因此,大量測試結果表明,該模塊能夠正確的接收和處理導航信息。
4 結論
根據NMEA—0183協議格式,提出使用FPGA實現NMEA-0183信息解析的一種方法,仿真及實際測試結果表明,該電路能夠正確地提取出所需要的信息,如時間、位置等信息,最終實現了GPS數據采集及處理等工作,為搜查救援、事故定位等工作提供了技術依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