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電視漲價了 其他廠商還會遠嗎?
近日,樂視公告稱,受面板價格持續上漲影響,生態補貼硬件額度持續擴大,為此,第4代樂視超級電視部分機型價格將在9月20日起上調100~200元,上調后仍堅持生態補貼硬件,負利定價。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09/310128.htm記者注意到,面板是電視整機最重要的成本支出,去年以來,借助面板價格大跌的機會,各大互聯網電視品牌為爭奪用戶紛紛祭出價格戰。但從今年下半年開始,面板價格迅速回升,各大品牌的經營壓力可謂空前高漲,目前互聯網電視已到了不得不漲價的地步。
漲價因超過補貼能力
記者此前曾報道,群智咨詢數據顯示主流的32寸面板均價在7月份大幅上漲了5.5美元,8月份供應依然緊缺,面板廠推動32寸面板價格持續上漲,預計上漲幅度為7美元;其他尺寸的面板價格同樣有頗多漲幅。樂視方面提供的數據也顯示,在過去的8月份,40、43寸面板的漲價幅度達到12%~15%。
“今年以來,受面板平均尺寸增大導致切割成本增加、臺灣地震等綜合因素影響,上游供應鏈面板供應不足,面板價格持續上漲。雖然生態電視采用生態補貼硬件,負利定價的模式,但因面板價格上漲過快,單臺電視生態補貼硬件的額度也持續增加,已經超出了我們生態補貼的能力。”樂視在漲價公告中還表示,在價格調整后,相關電視機型仍是生態補貼硬件,負利定價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樂視2015年報顯示,主要承擔起電視終端業務的子公司樂視致新2015年雖然實現了銷售收入86.92億元,但虧損卻達到了7.3億元;而在2016上半年,樂視致新的虧損卻迅速降低到了5687萬元。這意味著,樂視漲價的因素恐不只是簡單的面板價格上漲。
“樂視并非它撐不住了才來漲價,這種動作的意義遠比漲價本身的意義要大,第一就是打破外界對樂視只會玩低價的印象,說明它對價格的掌控能力很強;第二,這是為了引發大家的關注,這是互聯網企業的一貫做法;第三則是這個動作發生在樂視的‘919’之前,應該有刺激銷售的考慮。”奧維云網助理總裁張彥斌認為,樂視漲價對行業而言肯定有影響,但是這種影響并沒有太大,相對于價格為幾千元的電視,漲價100元、200元這個幅度并不太大。
各大品牌暫時按兵不動
樂視致新總裁梁軍同樣在朋友圈中作出說明:“漲價之后的超級電視,依然會堅持生態補貼硬件,負利定價;依然堅持高配,絕不通過降低配置來降低成本;繼續堅持大屏用戶運營,提升生態變現能力,更好地補貼硬件成本。”
面對樂視漲價,其他競爭品牌目前尚未跟進。一方面,由于漲價幅度過小,競爭品牌即使跟進也難以挽回經營上的虧損,而若不跟進,顯然又會造成更多虧損。張彥斌在朋友圈中感嘆:“重要的是,讓樂視占了漲價的先機不說,還把漲價多少的幅度樹立了一個標桿,超越這個標桿就失去了市場主動。樂視此策略,確實給行業和友商出了一道兩難題。”
傳統電視廠商面對樂視漲價可能會更有底氣一些。“傳統電視廠商是自己生產,可以做到一定的資源有效調配,擠壓出一部分資源,面板漲價對傳統企業的彈性也相對大一些,承受能力也更強。再加上這幾個企業競爭非常激烈,TCL、創維、海信、康佳、長虹的利潤就來源于硬件,如果他們喊漲價那肯定有看頭,但現在他們都還在觀望,按兵不動。”張彥斌說。
不過,此前一位家電大佬告訴記者:“面板價格9月份還在漲,所以廠家成本會更高,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家站出來要漲價,這個行業的價格戰過去打了30年,把日本打趴了,把韓國人也打趴下去了,但我們這幾個兄弟都知道,誰先喊漲價誰倒霉。”
他還表示:“如果原有產品漲價在電視領域是不容易的,只有靠新的產品,今年底新產品就出來了。”對此,張彥斌同樣認為:“即使是漲價,也不會公開漲,會按照推出新品的方式來實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