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熱門存儲技術帶你飛
以下所列三項技術趨于實用性,我們盡可能集中在了足夠成熟的熱門技術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09/303434.htm
復制數據管理
管理來自多種工具同一數據的繁多物理副本依然費用昂貴,而且是件麻煩事兒還可能造成安全威脅。這就是副本數據管理(CDM)采用單一副本備份,歸檔,復制等數據服務的原因,是2016年蓄勢待發地存儲技術趨勢之一。
這一市場已經拓展到了包括初創公司Cohesity和Rubrik,還有一些傳統供應商如Catalogic Software,,Commvault,日立,NetApp。IDC預計2018年,副本數據消耗IT企業費用將近510億美元。
Actifio在這一領域是先驅者,采用副本數據虛擬化平臺解耦來自基礎設施的數據并加強豎井數據保護過程。
另外,CDM與傳統存儲管理并相同,因為它在用戶采用來自多個供應商的多種工具時,簡化了豎井過程,尤其是在數據保護方面。
“現今在二級存儲中有大量的存儲碎片。一位客戶跑去購買多個供應商的很多不同產品,還得將它們人工連接到一起,通過多個UI管理,這成了一個主要的可管理性頭疼病。”Cohesity CEO,Mohit Aron如是說。
“有三類公司稱自己在做副本數據管理,” Actifio創始人 CEO稱,“第一種是搞備份的哥們兒,他們采用快照管理并做上標記就稱其為副本數據管理。然后還有人說‘如果你有14臺存儲設備,買我們的產品跟第15臺一樣的性質。’我們所做的是不同的。我們完全獨立于基礎設施。我們想要從數據跨整個生命周期創建時對它管理,無論何地我們都能提供穩定的訪問并根據規模管理數據。”
所有這些產品的目標都是通過管理經由傳統數據保護平臺創建的敏感數據流氓(rogue)副本,保持安全和訪問數據之間的平衡。
日益普及的對象存儲和基于云的備份存儲,高容量HDD的涌現在過去的幾年間已經令糾刪碼的“熱度”不斷翻升,預期將成為2016年熱門存儲技術趨勢之一。PB級和EB級數據集利用RAID是站不住腳的,IT分析公司Storage Switzerland總裁,George Crump如是說。
“隨著我們走進(采用)6 TB和8 TB驅動器,糾刪碼成為能夠針對大量數據提供保護的唯一可行性技術,如果你把高容量驅動器放入陣列中,采用RAID你看到的是按周計算的恢復時間,而采用糾刪碼則是按以小時計。” Crump稱。
糾刪碼采用數學公式將數據分為多個段,然后將每個段置入存儲陣列內的不同位置。冗余數據組件在此過程中被添加,并將該組件的一個子集用于重現遭到損壞或丟失的原始數據。
糾刪碼的目的是使驅動器較快速度重建。復制數據的過程和將數據分散至多個驅動器,與RAID類似。然而,糾刪碼與RAID的不同在于規模和數據壽命上。如果數據損壞或丟失,磁盤重建僅需要一些“被擦除的”段。該技術還通過容忍多驅動器失敗,不降低性能保持數據完整性。
糾刪碼的使用如今被作為對象存儲提供商的桌面籌碼,包括主導廠商如Amplidata(已被HGST收購),Caringo,IBM Cleversafe和Scality。但是,塊和文件存儲供應商也在開始行動。超融合陣列廠商Nutanix在6月份的版本升級中集成專用EC-X糾刪碼到Nutanix操作系統。向上擴展型供應商Nexenta 在5月份的版本升級中添加了支持塊和對象存儲功能到NexentaEdge軟件。
因為保護海量數據的可擴展性,糾刪碼是核心數據保護機制適用于基于云的對象存儲。迄今為止,用戶將數據轉移到云主要是用于如備份和動態歸檔,預計該技術熱度將隨著云的普及再度升溫。
“糾刪碼是適用于對象存儲系統——一個向外擴展型,多節點存儲基礎設施的理想設計類型。是一種提供跨節點,類RAID的保護方式,而非包含在一個單一存儲系統內。”
新一代存儲網絡
閃存和虛擬化技術是推動作為一個存儲技術趨勢——新一代存儲網絡興起的主要驅動因素,無論是光纖通道(FC),以太網(Ethernet)或無限帶寬(InfiniBand)。
16 Gbps FC交換機和適配器出貨在明年應該依舊緊俏,同時32 Gbps設備也開始預熱。Brocade和思科將專注于32-Gig交換機。QLogic也有了16 Gbps第五代FC適配器,用戶可在2016年升級到第六代32 Gbps。
而基于以太網的存儲網絡主流趨勢將會是帶有端口的25 Gig交換機和適配器芯片,能使公司實現采用以10 GbE部署的同一類電纜。
但網絡廠商針對超大規模云服務提供商需求將新的單針腳標準25 GbE交換機和適配器芯片集中到一起。發展藍圖延伸到50 GbE和100 GbE,后者是4條線路的25 GbE。
與此同時,InfiniBand持續專注于高性能計算(HPC)。目前占主導的速度是56 Gbps,但2016年由于HPC,大數據,Web 2.0應用程序助燃將達到100 Gbps,Mellanox副總裁,Kevin Deierling如是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