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正義談收購ARM布局:以ARM平臺迎接超級智能時代
原先預定在2016年6月退休的軟件銀行(SoftBank)社長孫正義不但并未如期退休,還一手操盤購并了英國的半導體龍頭公司安謀(ARM)。孫正義在接受日媒訪問時談及收購安謀背后的長遠布局,構筑一片“超級智能”社會的藍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09/297199.htm孫正義表示自己并未如預訂退休,主要是放不下對人工智能(AI)的熱情,他早早鎖定了安謀為購并對象,作為實現這個理想的踏腳石。
究竟是何種特質,讓業務和軟件銀行幾不相干的安謀成為孫正義相中的目標?安謀主攻的是智能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中央處理器(CPU)設計,在全球智能型手機CPU市場擁有高達95%的市占率,不過安謀并不像英特爾(Intel)般自行生產CPU,而是向半導體業者授權。不僅如此,安謀還針對物聯網(IoT)擴大了投資,目前該公司在小型產品用的微控制器(MCU)市場約有25%市占率。
對此,孫正義表示,他習慣將眼光放得更遠,他預期在未來20~30年左右,以人工智能為基礎的“超級智能”不僅將坐擁遠高于人類的智力,還將滲透人類生活的各個角落。
雖然人工智能引起了部分科技人士如微軟(Microsoft)創辦人Bill Gates、電動車大廠Tesla執行長Elon Musk等人對于人類前景的憂慮,擔心這項技術終將危及人類的地位,不過孫正義相信,超級智能能夠和人類的幸福達到和諧的統一和平衡。
他表示,以重大自然災害為例,人類并沒有制止其發生的能力,不過未來借由超級智能,能夠準確預測災害將在何時、何地、以何種規模發生,進而將災害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甚至有可能解決向來無解的不治之癥,從各方面減低人類的不幸。孫正義認為,這不但是他期待的前景,更是必將到來、誰都無法阻止的自然發展。
而為了實現這樣的理想,孫正義眼中最有力的解決方案便是安謀──人工智能能夠借由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持續吸收各式數據資料自我精進,而數據的來源便是CPU。
2015年,包含授權生產的芯片在內,安謀在全球賣出的CPU數量約是英特爾的40倍,而在物聯網時代步步接近之下,CPU的市場規模還將持續成長,只要安謀保持成長不墜,未來將能夠更廣泛且迅速的掌握各式資訊,而這些資訊便是讓人工智能進化的關鍵──也是讓孫正義看上安謀的關鍵。
孫正義同時表示,這樣的理想無法靠單一廠商實現,軟件銀行掌握安謀后會盡力維持平臺的地位,各式多元領域的使用者在ARM平臺上活動,諸如醫學、汽車等,而制造平臺的企業能夠在獲得許可的前提下靈活運用使用者在平臺上創造的數據資料。
而數據資料可以進一步整合、分析,從而達到更多具備效益的功用。例如透過體脂計、計步器或體檢相關儀器等搜集資料,再運用超級智能分析,便能評估使用者的健康狀況、甚至進一步預測壽命,這樣的模式便能運用在保險業,讓業者進一步評估風險、調整保費。
就現況而言,各式智能家電和服務廠商、以及云端業者都各自為政,整合并交叉使用資料的辦法也闕如,更遑論為整合和使用資料打造安全基礎。
為了實現這些愿景,孫正義表示,安謀是平臺的提供者,應該以快速且實惠的方式提供安全整合資料的機制,提供廣泛、方便企業使用的平臺,只要企業能夠便利的使用平臺,就能更快的帶來資訊革命,并透過超級智能帶給人類更多福祉。
在與安謀經營團隊溝通的過程中,孫正義發現,安謀雖然擁有設計能力,但是對于芯片產品應該如何建筑平臺并無經驗和方法,雖然對物聯網浪潮抱持高度期待,然而作為上市公司必須確保利潤穩定成長,難以如理想般針對物聯網等未來領域大舉投資、擴增工程師團隊并提升研發經費,而是持續沖刺既有業務。
而成為軟件銀行旗下一員并退市后,雖然難免沖擊短期內的凈利,卻能通過早期投資、加快發展,孫正義表示安謀團隊對此相當歡迎,也樂意接受軟件銀行的收購。
孫正義表示,未來ARM平臺化的發展端視經營者的藍圖大小,雖然暫且不能透露詳細計劃,不過他相信起點已經到來,公司必須做好準備,盡量讓平臺順利運行并擴展規模。而這幅藍圖將在何時、以何種形式和規模實現,還需要多方考慮,為了實現這幅藍圖,他還會在社長的崗位上堅守10年以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