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電容器的分類與優缺點分析
摘要:電容器是儲存電荷的常用電子器件,在許多電子設備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由于新時期行業技術的迅速發展,早期的電路結構逐漸被更復雜的電路形式取代,普通的電容器已經滿足不了電路運行的需要。為了達到高負荷或超負荷電路運行的需要,國內開始推廣使用超級電容器,這種器件在性能上比傳統電容器更加優越。文中闡述了電容器的原理、基本功能、優缺點等。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08/296079.htm常規電容僅能滿足結構簡單、負荷較小的電路運行要求,對于大負荷的電路運行則難以起到儲存電荷的效果。近年來,超級電容器的推廣應用有效地解決了大負荷電路運行的難題,保證了電力電子設備使用性能的正常發揮。
1 超級電容器原理與應用
超級電容器實際上屬于電化學元件,引起電荷或電能儲存流程可相互逆轉,其循環充電的次數達到10萬次。憑借多個方面的性能優勢,超級電容器的應用范圍逐漸擴大,掌握該裝置的原理有助于正常的操作使用。
1.1 超級電容器的原理
“雙電層原理”是超級電容器的核心,這是由該裝置的雙電層結構決定的。超級電容器是利用雙電層原理的電容器。當外加電壓作用于普通電容器的兩個極板時,裝置存儲電荷的原理是一樣的,即正電極與正電荷對應、負電極與負電荷對應。而超級電容器除了這些功能外,若其受到電場作用則會在電解液、電極之間產生相反的電荷,此時正電荷、負電荷分別處于不同的接觸面,這種條件下的負荷分布則屬于“雙電層”,原理如圖1.因電容器結構組合上的改進,超級電容器的電容儲存量極大。此外,如果超級電容器兩極板間電勢小于電解液的標準電位時,超級電容器則是正常的工作狀態,相反則不正常。根據超級電容器原理,其在運用過程中并沒有出現化學反應,僅僅是在物理性質上的變化,因而超級電容器的穩定性更加可靠。
圖1 超級電容的結構原理
1.2 超級電容器的應用
目前,超級電容器憑借強大的儲存容量及存儲性能,在許多大中小型設備中得到了普遍運用,且涉及到的行業較為廣泛。具體運用在:真空開關、儀器儀表、數碼相機等微小電流供電的后備電源;太陽能產品以及小型充電產品的充電電池。由于超級電容器的功能優勢顯著,在使用時可適當添加輔助元件以優化電容器結構,從而進一步增強了超級電容器的結構性能。
2 超級電容器的主要功能
與普通電容器相比,超級電容器在結構上進行了改進調整,且在原理上得到了優化。但在使用期間超級電容器與常規電容器的功能相近。新型電容裝置的功能集中表現在:旁路、去耦、儲能等方面,這些對于電路運行或存儲電荷都有著明顯的調控作用。具體功能如下:
(1)旁路。超級電容器中的旁路電容可以定期儲存電能,但其它元器件在運行中需要能量時,則能及時釋放出電荷維持使用。旁路電容器的最大功能表現于穩壓器電荷輸出的均衡,避免了電荷傳輸混亂而引起電路故障,裝置充電、放電的靈活性較強,如圖2.
圖2 旁路電容原理
(2)去耦。去耦主要是針對電路內產生的“耦合”現象而言,耦合是由于電路中電流、電阻失去均衡而引起的一種“噪聲”,不利于電路內部載荷的均衡布置。
超級電容器使用之后,能有效地消除耦合現象,讓電路中的各項指標參數維持在標準狀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