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48V架構在數據中心的崛起

48V架構在數據中心的崛起

作者:李典林 陳歷忠 時間:2016-06-28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在2016年3月9日的(開源計算項目) 2016峰會上,宣布加入聯盟,并貢獻了其48V整機柜解決方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06/293270.htm

  從2012年開始,便開始建設第一代48V供電架構,機柜級采用48V,但仍采用12V輸入的服務器主板,通過機柜內DC/DC降壓到12V,最后再進一步降壓到CPU的POL(負載點)節點;從2013年開始,由于48V直接轉負載點方案的成熟,開始采用第二代48V機柜和UPS,此時服務器主板直接支持48V,并直接從48V降壓到CPU的POL節點,減少了12V中間轉換環節,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在的介紹資料中(如圖1),我們可以看到其服務器機架的形態和采用48V機架的原因:減少了傳輸損耗,豐富的48V系統生態,48V轉負載點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和驗證。

谷歌48V機柜的布局

  在數據中心長時間大規模驗證下,采用正48V的谷歌系統的能效和其它方案的對比情況如下,并且特別指出,在采用48V的供電架構,路徑上的損耗將進一步減少。

  從表1的參數我們可以計算得到,采用48V供電的總體損耗為7.9%,而采用12V傳統架構的損耗為10.7%,損耗減少超過30%。

  的48V架構稱為FPA(Factorized Power Architecture),由兩個部分構成(如圖2)。前端為采用升降壓拓撲結構的預穩壓模塊(PRM),提供穩定的Vf母線電壓,輸出電壓會根據負載的變化快速響應。后端為采用專利正弦幅值變換器(Sine amplitude converter)的電壓變壓模塊(VTM),將Vf母線電壓轉換到負載點電壓,其工作特性為理想變壓器,可以將能量存儲在高壓側電容,從而極大減少負載點的大電容。VTM采用零電壓、零電流的軟開關技術,工作頻率高達2MHz以上,具有領先的功率密度,Intel實驗室的測試表明,其噪聲比傳統的12V VR低一個數量級,因此可以放置在非常靠近CPU的地方(如圖3),進一步減少電源輸出端到CPU電源引腳間的功率損耗。

  隨著高性能計算,以及GPU等應用發展,未來的服務器功耗將不斷增加,未來機柜內母線電壓一定會往48V方向發展,特別是在HPC等高性能計算場合。隨著谷歌公司宣布加入,極大促進了48V產業鏈的生態完整,表明在數據中心供電架構上在穩步朝著48V的方向前進。我們已經看到有國內服務器廠商已經推出了關于48V直流輸入的服務器驗證機。

  最后,我們在數據通訊領域看到如圖4的電源發展趨勢,會有越來越多的系統采用48V供電架構。

本文來源于中國科技期刊《電子產品世界》2016年第6期第79頁,歡迎您寫論文時引用,并注明出處。




關鍵詞: OCP 谷歌 Vicor 201607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