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達專利申請趕超鴻海 這是如何做到的?
經濟部智慧局近日公布第1季專利申請統計,發明專利申請10,306件,年減2.1%,是連續三季負成長。鴻海也因力行專利貨幣化政策,發明專利申請減少,專利申請冠軍寶座讓給友達,落居第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05/291215.htm智慧局官員解釋,本國法人發明專利申請持續衰退,主因鴻海專利布局策略轉變為追求專利價值,重視專利將來使用的機會及拍賣價格等。鴻海執行此政策已二年,比較基期逐漸降低,因此衰退幅度也從過去“二位數”收斂成微幅減少。
統計顯示,第1季發明專利申請較去年同期減少462件,鴻海就減少234件,占整體減少比重約五成。鴻海已連續二季將發明專利申請冠軍寶座拱手讓人;去年第4季鴻海發明專利申請量83件,落居第六,該季冠軍為臺積電的330件。
鴻海專利策略轉變,第1季在本國法人發明專利申請量排名落居第四;前三名依序為友達、工研院、宏碁。
臺積電則是排名第八,官員解釋,臺積電應是研發到一定程度后,才會統一申請專利,只要排名還在十名內,都不算專利申請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友達近來單季專利申請量維持約70件;群創發明專利申請量也擠進本國法人前十名。
官員解釋,專利申請攸關日后若發生專利侵權攻防戰,盡管面板業不景氣,但產業還是要有武器,業者并未減少研發經費,只是專利申請更精準有效,但不致大量減少 。
專利申請共為發明、新型、設計等三種,含金量最高是發明專利,第1季三種專利申請量共16,649件,年減3.3%,衰退幅度略大于發明專利。官員解釋,一旦發生專利攻防戰,發明專利比新型專利強度更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