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Apple iPhone不“紅”了以后…
蘋果(Apple)智慧型手機iPhone問世后首度出現銷售衰退,正象征半導體產尋找新驅動力的開始。這一天終究會發生。天底下沒有什么能持續成長而永久不衰。無論是摩爾定律(Moore’s law)或iPhone銷售量都一樣。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04/290460.htm只是Apple的巨大影響力并未消失,因為這只是上市多年來的首度銷售下滑。但Apple執行長庫克(Tim Cook)所謂的“成長停滯”(a pause in growth),則象征其財務可能在產品周期起伏影響下出現更加詭譎多變的發展新階段。
Apple以及iPhone無疑地還會在未來許多季度交出漂亮成績,但并不會永遠樂觀。Apple之所以打噴嚏,正是整個產業感冒著涼的結果,在在顯示這一市場驅動力的體質不佳。
Apple指出,中國市場在一年前的銷售量迅速飆升后,如今開始走下坡。
在此新階段所產生的影響將波及整個半導體產業。
市場觀察家IC Insights指出,去年,Apple可說是代表著臺積電(TSMC)的整體業績成長。臺積電去年的代工業績約增加14.6億美元,從Apple而來的營收增加了19.9億美元。“如果少了Apple,臺積電去年的代工業績將會減少2%。”
Apple也影響到一連串的晶片制造商。
“與 iPhone有關的整個半導體生態系統還可能為贏得供應每種功能晶片的業者決定生死,”分析師Robert Maire表示,“我甚至可以大膽預測Apple還可能影響到極紫外光(EUV)的進展,因為臺積電似乎不太愿意在7nm冒險采用EUV,以免延遲該技術 節點。”
Maire預計,Apple的業務將變得更具周期性,可能帶動半導體產業回到曾經大起大落的年代。更糟糕的是,我懷疑日益持平的智慧型手機成長曲線將使晶片產業維持在目前低個位數成長的低迷態勢。
英特爾(Intel)執行長Brian Krzanich日前發布備忘錄指稱,云端將成為下一個重要驅動力。他或許想在該公司歷經有史以來的最大裁員行動之后鼓舞士氣,或是試圖在普遍預期的Apple風暴來臨之前拋出防御措施。
但事實如此,從亞馬遜(Amazon)到阿里巴巴(Alibaba)的資料中心都備受看好。雖然他們都十分精打細算,但對于伺服器與連網設備都愿意斥重資投入,并將在可預見的未來持續進行。
物聯網(IoT)已是既定事實,即使從以前我們把它稱為嵌入式系統市場的時代即已存在。但至今它仍相當分散,而且還有賴于微控制器(MCU)與低頻寬收發器。云端則是目前的利潤所在。
此外,智慧型手機的內部與外在仍有創新的空間。工程師不斷地為摩爾定律上帶來創新奇想;聰明的工程師從來都不虞匱乏,而能讓他們努力的事物也不曾少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