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I關廠對全球顯示面板行業有何影響?
2016年3月16日,日本顯示器(JDI)宣布,通過實施結構性改革來降低固定成本,實現更有效的資源利用,提高公司盈利能力。隨著手機面板競爭加劇,從2015年七月以來,JDI新的管理領導團隊一直致力于降低生產成本和固定成本,此次結構改革主要包括: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03/288776.htm(一)關閉兩條低世代面板線,東浦G3.5 和茂原G4.5;
(二)整合中國后段模組生產線 (包括部分出售);
(三)45歲及以上雇員的提前退休計劃。

筆者認為JDI此次結構性改革意義如下:
首先,低世代線競爭優勢減弱,關廠是市場競爭的必然結果
即將關閉的日本東浦3.5代產線,月產能為45K,主要生產產品為高精密手機面板(例如WQHD面板)及智能穿戴應用面板。隨著日本茂原6代線WQHD(2K)以及PE2(第二代incell)產品的量產,2015年日本東浦3.5代線的手機產品線已經基本轉移至茂原6代線。
同時計劃今年12月關閉的日本茂原4.5代產線的LTPS產能較小,其月產能為11K。
JDI對中國大陸的產能釋放從2015年開始主要是日本茂原的6代線,月產能50K,滿產約合5.5”手機面板1000萬片(含良率)。今年6月,日本白山新建的6代線將實現量產,也將對中國釋放少量的產能。
群智咨詢(∑intell)認為此兩條低世代線的關閉并不會對JDI的整體產能及產品造成過大影響。
技術的不斷升級革新是面板業不斷提升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方式。JDI在LCD產業是技術的領銜者,但目前LCD已經出現技術升級的瓶頸,中國大陸面板業者正在逐步拉近跟JDI的技術差距,同時OLED的快速發展,打擊JDI市場份額下滑,新技術的投資刻不容緩,主要重心將放在反射式顯示以及OLED,并在2018實現OLED量產。
JDI表示,因進行上述結構改革措施,故將在2015財年(2015年4月-2016年3月)提列約14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8.13億元)特別損失,另一方面,這些結構性改革預期將節省固定成本每年約170億日元(2016財年約80億日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