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換人規模化減壓 半自動化更受歡迎?
縱觀LED產業鏈,不難發現上中游芯片與封裝的自動化程度相對較高,而下游LED燈具組裝的自動化則比較薄弱。由于LED照明價格日益平民化,規模效益日益凸顯,其人力成本也越來越高,很多中小企業不堪重負。
一時間,全自動生產線成為各大廠商關注的焦點。理論上,全自動化能顯著減少人工成本,而成為規模化的救命稻草。但實際上,因設備成本投入大、LED照明工藝變化太快,導致照明自動化市場始終處于“雷聲大雨點小”的尷尬局面:設備企業積極布局,但照明廠家引入顧慮重重。
自動化或為規模化減壓
作為LED照明產品制造大國,中國以成本優勢與完整供應鏈,占據全球21%的市場份額。其中,規模化生產是國內LED照明企業的制勝法寶。

規模化即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但隨著LED照明價格與日俱減,居高不下的人工成本給企業凈利潤帶來相當大的負擔,且整個市場行情蕭條,致使企業利潤直線下滑,生存壓力急劇上升。
在此基礎上,木林森、奧其斯光電、元暉光電等LED照明實力企業紛紛投入LED自動化生產線,從根本上提高生產效率,幾秒鐘就能生產出優質的LED產品,為企業帶來了更多的效益。
業內認為,全自動生產線不僅能夠有效降低用人成本、保證產品品質、規范行業質量、成倍提升產能,更能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同時提升行業整體的制造水平。
深圳市連碩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張智表示,以一條LED筒燈自動化生產線為例,只需要3個操作人員。而在傳統的LED燈具組裝流程中,總共有裝配各種套件、電源零部件的焊接、成品包裝等20多道工序,共需要27個作業人員,勞動力成本節約了近90%,且良率高達98%以上。
“如今,在LED照明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繼續沿用傳統人工生產模式已不合時宜,而引進LED燈具自動化生產線,能有效提高生產效率。”中為光電副總經理焦根祥表示,公司推出的LED燈具自動化1.5K生產線(ZWL-A1500)提供了集中供料、自動組裝、自動老化、自動檢測、自動打碼、自動包裝,以及信息集成化等生產能力,實現每小時1500顆的產能(以LED球泡燈為例),同時能實現100%在線質量檢測及數據追溯功能。
此外,自動化生產設備代替人工,不僅可以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提高產品的一次性通過率、保證產品品質、提升產品競爭力,而且還能夠加快處理速度、提高精確度和可靠性、達到庫房面積和空間的有效利用、進一步降低企業的綜合成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