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博弈:美國制裁中興 翻的卻是4年前的舊賬
一樁4年未果的舊案,短短數日就上升到了大國間經貿摩擦的層面。北京時間3月8日凌晨,美國商務部在其官方網站上公示,以違反美國出口管制法規為由,將中興通訊等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對中興采取限制出口措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03/288295.htm這個出口限制措施,是在規定的限制時期內,美國供應商在向中興出口任何商品之前,都必須向美國商務部申請許可。從以往的情況來看,這些申請都會被拒絕。
對于美國的限令,中興已在官方發表聲明:1、作為深港兩地上市的全球化公司,中興通訊致力于遵循國際行業慣例及所在國法律法規。2、中興通訊一直以來積極配合美國所有相關機構的調查,并將繼續保持合作態度,同時與有關各方保持溝通,致力尋求盡快解決事件的方案。
中國外交部方面也對美國的行為表達了鮮明的立場,稱中方一貫堅決反對美方利用其國內法制裁中國企業。
中國商務部也態稱,中興公司一直在積極從事國際化經營,與數百家美國企業開展了廣泛的貿易投資合作,為美國貢獻了數以萬計的就業崗位。美方此舉將嚴重影響中國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動。中方將繼續與美方就此問題進行交涉。

一本塵封4年的舊賬
本次事件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美國翻出的是一本4年前的舊賬。
2012年路透社曾報道,中興與伊朗一家電信運營商“伊朗電信”簽下價值百萬美元的電信設備合同。隨后,美國商務部稱中興涉嫌購買美國高科技產品后轉賣給伊朗,違反了美國對伊朗的高科技產品出口禁令,開始對其展開調查。
更早的背景是,從2003年起,美國就因為濃縮鈾問題推動聯合國對伊朗發起軍事制裁,并逐步擴大到經濟、技術等領域。到2012年,美伊關系持續緊張,美對伊的制裁范圍又從金融擴大到貿易、能源、人員等領域。所以,中興與伊朗電信的合同,自然也被美國政府視為“非法”。
之后,雖然中興積極配合調查,但美國商務部一直沒有公布調查結果,外界對此事的關注也逐漸消匿。
然而時隔4年,美國商務部突然又把這個案子翻了出來,并且痛下限令,不禁讓人有些莫名其妙。
根據商務部官網的公示,美國商務部手握著的“證據”,是一份所謂“中興計劃向伊朗出口禁運產品的內部文件”。請注意,是“計劃”,至于中興是否真的實施了這一計劃,公示并沒有說明。
而美國商務部所宣稱的“中興對伊朗出售的電信設備來自一些美國知名科技公司”,包括微軟、IBM、惠普、甲骨文、戴爾以及其他一些美國廠商則紛紛表示,對此合同并不知情。
沒有實打實的證據,突然玩這么一出,美國的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