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IBM合力 欲在云服務領域大展拳腳
近日,IBM宣布其下一步的計劃是“使IBM Cloud 可以支持Swift編程語言,成為首個支持Swift云計算的平臺”。這意味著開發者為Mac、iPhone、iPad、iPod touch編寫企業應用時,可以利用Swift打造服務器端的應用,并讓其支持IBM的云服務。此舉對于打破前端和后端的開發障礙具有重大意義,編程人員現在可以在 Swift 中編寫設備和服務器端的代碼,還可以有助于加速 Swift 作為公司和企業應用編程語言的采用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02/287554.htm消除障礙
此前我曾撰文指出,蘋果有機會向開發者提供更多的企業云服務。蘋果也正在努力,希望通過iOS應用提供更多的云服務,但是開發者最在意的問題卻遲遲未能解決。
這個問題就是服務端編程。服務端編程是指在Web服務器上編程并使其正常運行。服務端編程也可以與應用程序相結合,滿足更加多元的需求。以在線游戲為例,它們充分發揮了服務端編程及用戶端APP的作用,呈現出生動的游戲畫面和深度互動的操控效果。
那篇文章中我還提到,蘋果可以將Swift編程語言作為其服務端編程的基礎。IBM已經推出了Swift Box工具,允許開發者直接在網頁上編寫Swift代碼,Swift變為開源語言后大受歡迎,甚至還在 GitHub 受歡迎程度排行榜中名列榜首。
IBM方面表示Sandbox的推出僅僅是開始,此前正因為它是最先被推出的產品,因此當時并沒有與之相匹配的云服務。IBM Cloud的推出改變了這一局面。很快,Swift就將成為Bluemix和IBM Cloud可以直接使用的編程語言。
雙方的考量
顯然,IBM想要利用它的優勢,在iOS開發者社區推廣它的云服務平臺。蘋果和IBM的合作關系充分利用了iOS應用、客戶端和服務端編程之間的關系。將Swift作為雙方的基礎編程語言之一,將幫助雙方實現共贏局面。
但是這種合作關系并不完美。我認為,雙方的合作關系或許會成為蘋果發展企業云服務道路上的阻礙。AAPL未來可以發展的方向是,使客戶端和服務端的開發能夠在同一個平臺中完成。比如目前蘋果開發者使用的Xcode。Xcode是開發OS X和iOS應用程序最快捷的方式,在開發的過程中,它會通過一個虛擬服務器對應用進行測試,當開發者認為程序無需繼續測試時,這套代碼就會自動上傳,審核后則會正式發布。
蘋果將在自己的運設備上運用服務端編程,向需要使用這一編程語言的開發者收取一定的費用。此前,蘋果也正是這么做的。
在將Swift變為開源語言的過程中,IBM占據了主導地位是有其合理性的。首先,IBM是蘋果的最優選擇。但是在這個平臺上,開發者操作的過程并不那么便捷。他們首先得像平常一樣利用Xcode編寫客戶端應用,然后將其搬運到Bluemix或者Kitura平臺上進行服務端編程。
顯然這造成了一些重復勞動。開發者可以利用Xcode完成基礎編輯,之后他們必須將這段代碼上傳到另一個單獨的服務器上。另外,Swift開源語言和Ios系統內的Swift語言并非完全一致。正因如此,作為開源語言的Swift提供的都是基于命令行的工具。
勞動分工
IBM的角色或許在合作關系建立之初就已經確定了下來。這項合作不僅備受開發者的期待,蘋果公司自身大概也有著極高的期望。之后,開發者將大量涌入IBM的云服務平臺,從某種程度上來看,這剝削的是蘋果未來可能獲得的利益。
當然,這也可能是蘋果為了大力發展企業云服務而做出的犧牲。我們希望這項合作不會剝奪蘋果向其開發者提供服務端編程服務的權利。
顯然,蘋果未來是會朝著給開發者提供服務端編程的方向發展的。2014年AAPL第一次介紹了CloudKit,這項工具可以幫助開發者在它的服務器上建立并管理數據庫。同時,開發者設計的應用程序可以充分利用后臺的數據庫資源。不過這本質上不屬于服務端編程。
今年的WWDC大會之后,在不違背與IBM的合作協議的情況下,蘋果可以為Swift編程語言提供服務端編程的選擇。與Xcode相整合,對開發者將是極大的鼓舞,并且很可能加速iOS云服務的發展。蘋果也可以讓開發者自由選擇其他服務商,其中,當然也包括IBM。
投資建議
蘋果與IBM合作之后,是否能加快其提供企業云服務的步伐還未可知。或許只有等到6月WWDC大會召開之后,一切才會變得明朗起來。
當前,將Swift作為Bluemix的編程語言之一更像是雙方的一次嘗試,也可能代表了未來的戰略方向。不管兩家企業怎樣定位現在這一舉動,蘋果都可以在企業內獲得大量的曝光,且蘋果最終應該會提供給開發者一套整合的編程語言。當蘋果達成這一目標時,不論與IBM的合作關系是否仍然存在,它的編程語言將成為開發者的最優選擇。因此我給予AAPL買入評級,并建議投資者長期持有AAPL的股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