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攝像頭行業2015年十件大事
1、舜宇龍頭地位遭遇歐菲挑戰,各自宣稱全球第一,行業老大之爭加?。?/p>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01/285423.htm
據TSR報告,舜宇光電手機攝像頭模組出貨2015年全球排名第一、舜宇車載光學鏡頭全球第一、舜宇光學手機鏡頭銷量全球排名第二。舜宇光電宣稱已成為行業全球第一,但是舜宇的龍頭地位遭遇到了歐菲嚴重挑戰;歐菲光2015年提出了要做行業全球第一的目標,并宣稱7月及10月份的單月出貨量均已超過了舜宇,單月出貨已成為國內第一,也是全球第一。
2015年攝像頭行業競爭態勢明顯加劇,特別是行業老大之爭越演越激烈。歐菲正全力追趕舜宇,誓做行業老大,舜宇表示壓力很大。
2、OPPO vivo率先應用PDAF攝像頭,PDAF+中置馬達成智能手機主流配置:
5月,OPPO推出R7、ViVO推出X5 PRO手機,這是國產手機率先使用PDAF的兩款手機。PDAF成為主流芯片配置選擇,據《慧眼網》觀察,各家國內手機廠商在其重點機型中都加入了PDAF相位對焦技術的攝像頭。為實現快速對焦,PDAF再加上中置式馬達,將對焦時間縮短到0.1秒,這一技術已成為智能手機配置主流。
3、OV、Toshiba紛紛被收購,行業并購加劇,攝像頭行業其實玩的是資本:
芯片廠家資產重組:繼清芯華創收購OV之后,SONY收購Toshiba(東芝)感光芯片部門;國內另一芯片廠商也傳收購風,清芯華創計劃收購思比科。
在這一過程中,芯片廠家的市場格局發生了細微的變化。OV在高端感光芯片的技術上突破不明顯,而SONY芯片缺貨,三星芯片趁勢逆襲,新的芯片市場格局形成。
模組廠方面,大富入主大凌,合力泰收購比亞迪,聯創電子借殼上市等等。一些中小的模組廠家也紛紛尋求資本的力量來謀求市場的生存和發展。
《慧眼網》認為產業競爭中資本力量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4、虹膜識別攝像頭模組開始應用在手機上,富士通率先吃螃蟹
2015年5月,富士通宣布推出首款虹膜識別手機Arrows NX F-04G,該款手機采用紅外技術,開啟了手機新的生物識別的應用市場。因為虹膜識別比指紋有更高的安全性,所以也是業界關注的重要方向。據了解,小米、樂視等有規劃虹膜識別手機產品。
5、量宏科技推出量子薄膜材料sensor,可能引發行業巨變
2015年6月,量宏科技(InVisage)宣布采用量子薄膜(QuantumFilm)的Sensor廠商宣布產品投產。量子薄膜(QuantumFilm)是基于納米技術的一個顛覆性的新材料metal chalcogenide(一種硫化物),它吸收光的速度比硅更快10倍。這項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圖像傳感器和照相機的體系結構。它的推廣和普及應用,將會對現有行業產生極大改變。
6、華為、奇酷等推出雙攝像頭手機,2016年雙攝要流行
隨著HTC M8、M9+、華為榮耀6Plus、中興AXON天機、360奇酷手機等雙攝像頭手機的推出,雙攝像頭的制造及算法應用等日益成熟,已經成為一些高配手機差異化產品的首選。在雙攝模組的制造方面,舜宇、歐菲、信利、四季春等模組廠已經功克了難關,通過增加AA機臺等突破了產能瓶頸。
在應用方面,一些雙攝手機除了性能和對畫質的線素等的提升外,還增加了先拍照再對焦,以及距離量測等的應用。相信通過2015年的產業積累將會迎來2016年雙攝的流行。
7、華碩推出3倍光學變焦攝像頭手機:
2015年12月,華碩推出首款ZOOM手機“鷹眼ZenFone Zoom”,該款手機搭載3倍光學變焦的手機。其搭載1300萬像素3倍光學變焦后置攝像頭,采用日本HOYA精密制作的10片式鏡頭設計,開啟了手機應用物理光學變焦的先河,進一步拉近了手機與專業相機的技術差距。
8、手機前置攝像頭配置持續走高,美圖推出21M前置:
2015年,手機前置攝像頭配置持續走高,不僅是像素更高,并且有PDAF芯片、自動對焦、OIS、大光圈、超廣角等高端的攝像頭硬件配置出現在前攝。8M、13M的前置已成普遍選擇,OPPO推出了16M的前置手機、美圖更是將前置攝像頭推到了21M的像素值,這些都源于消費者對自拍的需要越來越高。
9、模組向高像素,輕薄化方向發展:13M厚度低至3.7mm:
在硬件方面,攝像頭的主流像素值已達1300萬像素,并且進一步向16M、21M、23M的方向邁進。而手機攝像頭模組的厚度向輕薄方向發展:20M的模組向5.0mm厚度方向發展,13M做到極致的3.7mm厚度。
在軟件方面,手機對于圖片的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就應用上講,各手機品牌紛紛開發出了更具個性化和更簡單的應用。這些應用使得手機的應用場景更廣闊,也更接近于單反手機,在一定程度上圖片的軟件能力已成為新的競爭點。
10、國產馬達、鏡頭紛紛進入主流產品市場:
2015年,更多的國產攝像頭的部件廠商參與到攝像頭行業的競爭。隨著技術的進步,一些廠商的產品已經進入主流的產品市場。像新思考、三美達、貴鑫、比路、中藍、新鴻洲等馬達廠商推出高端的VCM產品。而舜宇光學推出13M、16M的手機鏡頭組,更是對大立光學構成直接的威脅和挑戰。旭業、惠州星聚宇、歌崧光學等也紛紛推出產品參與主流手機攝像頭市場的競爭。之前的傳統相機的鏡頭大廠-----今國光學也發力手機鏡頭組,宣布進軍手機攝像頭鏡頭組市場。
一些其他部件,如攝像頭專用的線路板廠,也現國貨身影,如奈電、華遠、華麟等已搶占不少市場。
這一年,國內的行業展會扎堆,共有四場的行業專業展會在全國各地舉行。在9月22日的廣州展會上,慧眼網聯合第一手機屆發布了《中國手機攝像頭史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