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速載貨汽車驅動橋的設計
1 前言
本課題是進行低速載貨汽車后驅動橋的設計。設計出小型低速載貨汽車后驅動橋,包括主減速器、差速器、驅動車輪的傳動裝置及橋殼等部件,協調設計車輛的全局。
1.1 本課題的來源、基本前提條件和技術要求
a.本課題的來源:輕型載貨汽車在汽車生產中占有大的比重。驅動橋在整車中十分重要,設計出結構簡單、工作可靠、造價低廉的驅動橋,能大大降低整車生產的總成本,推動汽車經濟的發展。
b.要完成本課題的基本前提條件是:在主要參數確定的情況下,設計選用驅動橋的各個部件,選出最佳的方案。
c.技術要求:設計出的驅動橋符合國家各項輕型貨車的標準[1],運行穩定可靠,成本降低,適合本國路面的行駛狀況和國情。
1.2 本課題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和設計總體思路
a. 本課題解決的主要問題:設計出適合本課題的驅動橋。汽車傳動系的總任務是傳遞發動機的動力,使之適應于汽車行駛的需要。在一般汽車的機械式傳動中,有了變速器還不能完全解決發動機特性與汽車行駛要求間的矛盾和結構布置上的問題。首先是因為絕大多數的發動機在汽車上的縱向安置的,為使其轉矩能傳給左、右驅動車輪,必須由驅動橋的主減速器來改變轉矩的傳遞方向,同時還得由驅動橋的差速器來解決左、右驅動車輪間的轉矩分配問題和差速要求。其次,需將經過變速器、傳動軸傳來的動力,通過驅動橋的主減速器,進行進一步增大轉矩、降低轉速的變化。因此,要想使汽車驅動橋的設計合理,首先必須選好傳動系的總傳動比,并恰當地將它分配給變速器和驅動橋。
b. 本課題的設計總體思路:非斷開式驅動橋的橋殼,相當于受力復雜的空心梁,它要求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同時還要盡量的減輕其重量。所選擇的減速器比應能滿足汽車在給定使用條件下具有最佳的動力性和燃料經濟性。對載貨汽車,由于它們有時會遇到坎坷不平的壞路面,要求它們的驅動橋有足夠的離地間隙,以滿足汽車在通過性方面的要求。驅動橋的噪聲主要來自齒輪及其他傳動機件。提高它們的加工精度、裝配精度,增強齒輪的支承剛度,是降低驅動橋工作噪聲的有效措施。驅動橋各零部件在保證其強度、剛度、可靠性及壽命的前提下應力求減小簧下質量,以減小不平路面對驅動橋的沖擊載荷,從而改善汽車行駛的平順性。
1.3 預期的成果
設計出小型低速載貨汽車的驅動橋,包括主減速器、差速器、驅動車輪的傳動裝置及橋殼等部件,配合其他同組同學,協調設計車輛的全局。使設計出的產品使用方便,材料使用最少,經濟性能最高。
a. 提高汽車的技術水平,使其使用性能更好,更安全,更可靠,更經濟,更舒適,更機動,更方便,動力性更好,污染更少。
b. 改善汽車的經濟效果,調整汽車在產品系列中的檔次,以便改善其市場競爭地位并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2 國內外發展狀況及現狀的介紹
為適應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以及加入世貿組織后國內外汽車產業發展的新形勢,推進汽車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全面提高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滿足消費者對汽車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促進汽車產業健康發展,特制定汽車產業發展政策。通過該政策的實施,使我國汽車產業在2010年前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做出更大的貢獻。政府職能部門依據行政法規和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對汽車、農用運輸車(低速載貨車及三輪汽車,下同)、摩托車和零部件生產企業及其產品實施管理,規范各類經濟主體在汽車產業領域的市場行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