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市場“價格戰”二度爆發
金秋時分,LED市場依舊“狂歡”。忙訂單、忙擴產、忙并購……在市場忙得不亦樂乎的同時,價格戰也打的不亦樂乎。在火熱的市場數據背后,部分企業還沒開始嘗到LED照明的甜頭,卻反而在慘烈的價格戰中黯然倒下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89375.htm對于LED照明行業來說,價格是一個永不過時的話題。它關系著照明企業的生死存亡,更關乎著市場對LED照明產品的接受程度。進入2013年以來,LED照明市場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火爆”,在“商人逐利”的本質驅動下,低價搶市迅速成為了傳統照企和LED“新軍”的銷售策略,其價格下降之快足以讓人瞠目結舌。
價格戰再度“開打”
由于受到市場前景的刺激,2013年LED照明市場進入群雄逐鹿的“戰國時代”,價格戰、渠道戰、品牌戰戰火紛飛,廠商也各出奇招,以期在市場爆發的臨界點搶占先機。
隨著LED芯片成本下降、封裝技術提高、規模化生產等,LED照明產品引發了新一輪的“降價潮”。據全球調研機構對LED照明產品零售價格的分析顯示,今年以來,取代傳統40W白熾燈的全球LED燈泡零售均價已下滑約20%,而取代傳統60W白熾燈的全球LED燈泡零售均價降幅更是超過25%。
市場需求更為巨大的民用市場也一度成為LED照明企業爭相爭奪的目標。隨著LED燈泡價格跌破甜蜜點,其向民用市場滲透的速度也隨之加快。今年以來,飛利浦、科銳、三星相繼推出一系列面向家用市場的LED球泡燈,國際照明巨鱷歐司朗也于今年6月份宣布推出10歐元以下的產品。此外,沃爾瑪、宜家等皆陸續推出一系列質優價廉的LED照明產品,將LED照明產業的競爭推向高潮,同時也使民用市場產品競爭局勢愈演愈烈。
近期,美國零售業巨擘沃爾瑪也加入到了LED照明市場的激戰中,于2013年10月宣布旗下LED球泡燈自有品牌GreatValue,取代傳統60瓦的LED球泡燈最低報價降至8.88美元。此舉也被業內人士一致認為,取代60瓦的LED球泡燈產品正式來到被市場視作甜蜜點的10美元之下。此外,據分析預測,與沃爾瑪合作較深的GE也可望跟進調低售價,預期LED照明的滲透率將有望得到更快速的提升。
全球LED照明巨頭科銳同樣不甘示弱,既沃爾瑪發布8.88美元的LED球泡燈后,公布其旗下球泡燈產品正式通過美國能源之星認證,每顆燈泡最多可回饋消費者5美元,以科銳在2013年3月推出取代60瓦的球泡燈報價分別為12.97與13.97美元計算,報價同樣可以降低至10美元以下。同時科銳近期也宣布將發表第二代設計簡化的LED球泡燈,LED球泡燈價格也有望再度降低。
相對于2012年,今年LED球泡燈等民用產品的價格下降速度明顯加快,且不同品牌間產品價差正在逐步縮小。此外,全球一線照明品牌產品價格快速下降也有效地促進了各區域市場加速整合,業內人士預計,得益于上中游價格逐步走低的優勢,今年第四季度全球LED燈泡均價仍有下降空間,LED照明市場將有望迎來新一輪的強勢爆發。
增收不增利“怪圈”愈演愈烈
事實上,進入今年第二季度以來,LED照明產業就迎來了“回暖”期。訂單排隊、產能滿載等利好消息也一度讓業內人士認為LED照明的春天來了。
然而,在訂單飽滿的背后,增收不增利現象仍然是LED產業“揮之不去的陰霾”。
近日,鴻利光電發布2013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稱2013年1-9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714.12萬元—3,618.82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0%-40%。公告中同時指出,2013年1-9月公司營業總收入為47,493.34萬元—51,451.11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30%;基本每股收益約0.1106元-0.1474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0%-40%。
對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的主要原因,鴻利光電解釋為,在報告期內,LED產品銷售價格同比有較大幅度下降,使得毛利率有所下降。此外,新工業園運營也使得相關費用上升。
同樣將利潤下降的因素歸結為“價格戰”的還有南大光電。
10月10日,南大光電發布2013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900萬元~53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約30.05%-35.33%。南大光電表示,報告期內,受下游LED照明行業“回暖”影響,2013年前三季度銷售量同比有所上升,但由于LED產業上游-MO源供應環節競爭激烈,產品價格同比下降,引起公司2013年前三季度的業績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
LED上游芯片企業也遭遇了同樣的尷尬。武漢華燦光電表示,2013年前三季度業績與去年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LED芯片市場經過上一年的非理性價格競爭,與去年同期相比價格下降幅度很大。
華燦光電稱,受此影響,雖然芯片銷售數量大幅超過去年同期,但銷售收入和毛利額仍下降。第三季度LED芯片市場價格逐漸趨于穩定,需求持續回升,公司積極發揮產能、改進工藝,降低產品制造成本,因而銷售規模環比增長顯著,營業利潤有所回升。在華燦光電發布2013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中顯示,公司預估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約:800萬元-1200萬元,比上年的4209.17萬元同期下降約:71.49%-80.99%。
從上述上市公司發布的前三季度業績報告來看,行業的復蘇和產品價格的下降已經成為了造成LED行業增收不增利現象主要原因。對于LED企業來說,未來還需在提高技術、控制生產成本、做大產業規模上下功夫。
傳統照企祭出低價大旗
LED照明產業的發展歷程,就是發光效率提升,生產成本下降,從而逐漸替代其它現有光源的過程。近幾年,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了傳統光源向LED光源轉型的風潮,國內許多傳統照明企業也紛紛投入到LED行列,希望搶占先機占據一席之地。當前,LED照明產業已經進入了發展的關鍵時期,部分以傳統照明為主業的行業大鱷也開始按耐不住,憑借著規模化生產、成熟的渠道以及品牌影響力等優勢,紛紛搶占LED新興照明市場。
今年下半年開始,以飛利浦、雷士、TCL、佛山照明等代表的傳統照明巨頭紛紛下調價格。7月的數據顯示,一線廠商雷士照明7w的LED燈泡的價格分別較6月下滑36%,部分企業最高降幅甚至達到40%,引發業界陷入低價競爭。
業內人士預計,一旦LED產業趨向成熟,傳統照明巨頭將循跡而來。佛山照明從去年發力LED照明產品以來,產能已經成倍數增長。公司借助在照明領域的渠道和成熟的營銷網絡,迅速覆蓋LED照明領域。為搶占市場先機,今年以來佛山照明今年已和全國經銷商采取快速降價推廣策略,產品類型覆蓋LED光源類、LED商照類、LED辦公類、LED戶外類以及LED汽車燈等。其中,3W的LED球泡的市場銷售價為5.5元,5WLED球泡也僅為9.8元。
作為國內傳統照明品牌成功轉型LED的標桿企業,TCL同樣采取的是“平價格”的低價策略。其總經理李春岸認為,“量的突破”是企業降低產品成本的一個重要指標,因此,當前LED企業的主要目標應該放在市場的打開上,而“低價”則是打開市場最快速的方法之一。
隨著市場需求的逐步釋放,在下半年的產品推廣中,TCL表示,將繼續以集團為依托,在全面整合LED產業鏈優勢資源的基礎上,通過產品技術升級與產業鏈聚合所彰顯的競爭優勢,進一步下調產品價格,以超性價比的明星產品激活LED市場,加快LED照明普及時代早日來臨。
當前,我國LED產業在歷經了投資熱、降價潮之后,正逐漸步入微利時代。而傳統照明大鱷憑借完善的渠道優勢和經銷網絡,已經占盡先機,如今又祭出低價策略,更是讓部分中小型企業如履薄冰。
對于新興的LED產業來說,巨大的市場前景必將引起眾多資本、人才、設備的不斷涌入,而市場始終崇尚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未來LED照明市場的競爭也將益加白熱化。“低價競爭”策略如果運用地好將成為加速市場打開的催化劑,但另一方也可能成為企業發展的“致命毒藥”,如中山雄記。只有那些在產品質量、研發技術、市場渠道、產業鏈整合上占有優勢的LED照明企業才能在市場上屹立不倒,對于傳統照明巨頭亦是如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