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確送風奠定機房節能基礎講解
長期以來,機房環境溫度決定了設備工作狀態好壞。機房環境溫度是否合格反映了一個機房的建設和維護水平,但在精確送風模式下,機房環境溫度是否可以調整引起了業界的爭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76818.htm機房環境溫度設定依據
傳統機房空調送風模式
傳統網絡機柜采用了傳統通信設備機柜的設計原則,它基于二個前提條件:一是機柜內設備功率不大,一般在1kW以下;二是要同時兼容上送風和下送風氣流組織,詳見圖1(a),因此這類機柜有如下特點:

1.上下開口,保證在機房采用下送風時能形成下進上出的氣流組織;
2.前后面板開大量網孔,保證在機房采用上送風時能形成前進后出的氣流組織;
3.機柜內服務器四周還可上下通風,有助于空氣流動。
對于上送風方式,詳見圖1(b),其實屬于混合送回風方式,通過過道上吊頂風管引出出風口向機柜輸送冷氣,而設備排出熱氣也得從機柜頂空或行人過道回流空調設備中去。在機柜過道里或機柜頂空,冷熱空氣混雜,每個點都可能是冷熱空氣中和區,導致機房整體環境溫度偏高。
對于下送風方式,詳見圖1(c),雖然冷氣是從機柜底下出來,但由于機柜完全不密封,相當一部分冷氣還是從機柜里泄漏到過道或頂空上回流到空調設備中去。由于下送風口不具備風量調節能力,從功率小的機柜流出的冷氣也直接回到空調設備中去,實質上是一種浪費。
傳統通信機房環境溫度的指標及測量方法
最新修訂機房標準:一類通信機房:10℃~26℃;但IDC機房:20℃~25℃(引自YD/T1821-2008《通信中心機房環境條件要求》。
國外通信機房環境標準:
最優溫度條件:21℃~23℃;可用溫度條件:10℃~32℃。
傳統通信機房環境溫度的指標及測量方法
機房環境是一個廣義概念,在一個擺滿機柜的大機房內,每個點的大氣溫度也是不相同的,因此環境溫度指何處溫度?也是必須明確的問題。根據相關通信標準,可以按照如下規定進行環境溫度測量。
1.測試設備:水銀溫度計/電子溫度計等;
2.測試點分布如圖2所示

注:測點位置2、3、4、5均應選在A~1、B~1、C~1、D~1中心點附近。
3.機房溫度的檢測應在設備正常運行1h以后進行;
4.測點選擇高度應離地面2m,距設備周圍0.4m以外處,并應避開出、回風口處進行;
5.每個測點數據均為房間的實測溫度,各點應符合規定要求。
傳統機房內測點溫度形成機制

以傳統機柜統一朝向的上送風機房為例,在過道上方2.5~2.8m高的冷氣口下吹冷氣向下形成一個半球面,隨著空氣輸送距離的增加,球面也逐漸增大。從圖3可以看出,按通常機柜后面排出熱氣溫度35℃、風管輸送冷氣15℃,再假設過道里冷熱氣量基本相等,則機柜過道內冷熱中和后空氣溫度25℃,這是機房環境溫度比較合格的典型場地。
IDC機房精確送風模式
在大型IDC機房采用傳統送風模式不但解決不了設備制冷問題,而且還存在極大的能源浪費,現在業界提出精確送風模式。
精確送風的基本原則
由于IDC機房中每個機柜的設備發熱量都很大,沒有足夠的冷量進入機柜是無法解決設備冷卻問題的,為了解決這個難題,中國電信的《數據用網絡機柜技術規范》確定了精確送風的原則:

1.把冷氣輸送到機柜里面去:因為是機柜內設備需要冷氣。
2.把冷氣輸送到機柜的正面去:因為冷氣只能從服務器正面進入服務器機箱,發揮制冷作用。
3.精確調節每個機柜的進氣量:因為機柜內設備發熱量不同,需要的冷量也不同。
4.不讓機柜內的冷氣隨意流失:因為只有進入服務器的冷氣才真正發揮制冷作用,所以應把冷氣聚束在服務器正面空間。
不同氣流組織的機柜類型的結構和功能要求
精確送風可以分為下進風和上進風方式,下進風機柜和上進風機柜的結構功能和氣流組織布局詳見圖4。所謂下進風方式,就是在機柜底部開一個可調節風量的進風口,將架空地板下的冷空氣輸送到機柜前面專門冷氣通道而不流失;而上進風方式從氣流組織原理上基本與下進風方式相同,唯一不同的進風口設在機柜頂上。
精確送風方式的優勢在于實現了定點、定量輸送冷氣,詳見圖5,大大減少了冷氣的浪費。更重要的是,精確送風方式實現了冷、熱氣流通道完全分離,在一定程度上顛覆了傳統機房環境溫度的概念。

精確送風模式下機房環境溫度調整可行性
在精確送風條件下,建立了冷熱氣流分隔通道,與機柜設備工作直接相關的是冷氣通道。
采用精確送風方式的機房,當采用面對面、背靠背排列機柜時,面對面過道屬于冷通道,溫度比較低,而背靠背過道屬于熱通道,溫度較高,會出現冷熱過道溫差大的現象,有必要對機柜環境熱空氣回流和冷熱均衡進行處理。比較可行的措施是在熱過道上方安裝回流風管或者安裝回流接力風扇,加大熱通道空氣回流速度;在熱通道架空地板上增加一些通風小孔,讓一部分冷氣流出與過道內熱空氣中和,提高人體舒適度。
精確送風方式的應用,改變了傳統機房環境溫度的形成機制,不但可以提高機房設備散熱降溫效果,還為空調節能創造了有利條件。但有提升機房環境溫度指標,有大量相關工作要做,特別是人的舒適度影響問題和蓄電池不能耐受高溫問題必須妥善解決,否則一味提高機房環境溫度,不見得能得到期望的理想結果。
電子鎮流器相關文章:電子鎮流器工作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