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負荷閾值可配置的電源保護裝置的設計
摘要:介紹了一種基于工業以太網、MC9S12DT128的負荷閾值可配置電源保護裝置的軟、硬件設計方案。該方案采用TI公司的高側測量電流并聯監視器INA168采集電流信息,信號經調理后,與DAC8554輸出的電壓進行比較,通過比較結果控制電流回路通斷。DAC8554輸出電壓可配置,過流鎖定后可程控接觸鎖定。裝置可配置且便于操作,可廣泛應用于電子產品的測試系統中。
關鍵詞:過流保護;工業以太網;電源保護;自動保護
隨著集成電路工藝的不斷發展,如今集成電路已從數千門發展到現在的百萬門、千萬門級的水平,多層電路板、表面安裝器件、多芯片模塊等組裝工藝的應用使得電路組裝形式更趨微型化。隨著芯片集成度和布線密度的不斷提高,電路板上發生短路、短路等互聯故障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據統計,互聯故障已占整個電路板故障的半數以上。因此在電子設備的生產和維護階段,電路板測試成為了非常重要的環節。
而在測試階段,為了保證不對產品造成傷害,合理的保護電路就顯得尤為關鍵。而在測試系統中,針對不同供電的板卡,不同功耗的板卡,保護閾值是隨著板卡的不同而變化的,這就要求保護電路在閾值配置方面實現智能化。開關電源保護方法有多種,大多都是過流閾值固定的,或是新型的用于低壓差線性穩壓器(LDO)的過流保護方法,或是通過脈寬調制(PWM)實現過流保護。文中提出了一種有效的負荷可配置的、可程控解除過流鎖定的電源保護裝置的設計方法。
1 設計背景
在測試工裝系統中,對待測板卡(UUT)上電是必要的,隨之,加入過流保護裝置保護待測對象不被燒毀也是必要的。而在兼容測試多種UUT的系統中,對于不同的待測對象(UUT,unit under test),供電電壓不同,輸入電流不同,這就對過流保護裝置的閾值提出了智能化可配置的要求。
根據以上要求,我們采用比較的方式設定不同的電壓來實現不同的過流閾值,進而控制回路的通斷。設計的結構框圖如圖1所示。
2 信號采集與儀表放大
待測對象供電電壓范圍在5~48 V,電流采樣部分本設計采用了TI公司的,INA168(高側測量電流并聯監視器),此芯片為電流輸出,需通過電阻轉換為電壓信號,INA168的基本電路與內部結構如圖2所示。
可見,輸出電壓與回路電流Is、采樣電阻RS及RL有關,具體關系如下:
VD=ISRSRI/5 kΩ
本設計中,RS選用0.18 Ω,1%,最大功耗1 W,YAGEO品牌的封裝2512的電阻作為采樣電阻(shunt),待測回路電流最大為2 A,但還不足以確定RL的值,還需根據比較電壓范圍來確定參數VO的范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