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8051F310和CS8900A的計算機網絡實驗平臺設計
寄存器后括號內的數字是寄存器地址相對基址0300H的偏移量。需要注意的是,在初始化CS8900A之前需強迫其進入16位模式。主機在一次中斷處理中,必須連續地讀并且處理中斷狀態隊列(ISQ)。當有中斷產生時,中斷管腳信號變高,并依次將5個寄存器的內容映射到ISQ中,直到從ISQ中讀出OX000為止。其驅動程序的軟件流程圖如圖4所示。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73399.htm
2.3 MCU(C8051F310)主控程序
通常C8051F310首先初始化芯片CS8900A。初始化部分主要完成軟件復位并檢查復位完成標志是否置位;接著設定8/16位工作模式,默認為8位模式;再設定臨時使用的以太網物理地址(真實地址需要向權威機構申請),之后,設定接收幀的類型時,一般要能接收廣播,然后確定數據的傳送方向(可設為全雙工或半雙工),接著中斷允許,使能接收中斷,確定CS8900A的中斷管腳號(根據硬件線路使用情況來確定),最后接收發送使能。
C8051F310完成數據的解包打包時。將從網絡接收數據報,并對數據報進行分析,如果是IP數據包,則解析IP分組并送TCP層,并在解析
TCP段后送應用層,然后將數據解包后通過串口輸出。反之,如果C8051F310從串口收到數據,則將數據按照TCP協議格式打包,并在生成IP分
組后送入CS8900A,然后由CS8900A把數據輸出到局域網中。
可以看出,鏈路層是由CS8900A完成的,而TCP/IP的網絡層和傳輸層由C8051F310來處理,應用層則由用戶根據需要進行數據處理。
3 結束語
本文給出了基于C8051F310單片機和CS8900A以太網控制器的計算機網絡實驗平臺的設計方法。通過本實驗平臺,學生可以完成協議分析的相關實驗內容,從而加強學生對TCP/IP協議族的理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