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控制器的抗干擾軟件編程方法
微控制器越來越多地用于各種電子領域,例如自動化、工業控制中。隨著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的硅晶體管幾何尺寸的不斷縮小,系統設計中的電磁兼容性(EMC)問題,成為采胳膊小尺寸器件進行設計的必須考慮的主要問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71914.htm在嵌入式微控制器內部,對于內部產生的電磁發射,采用軟件措施的效果并不明顯。因為發射主要是由CPU中的內部時鐘和噪聲引起,而且高速開關電流是由微控制器中的多種不同的門所形成。如果芯片版圖設計時沒有考慮電磁兼容性,那么外部的PCB(印制電路板)將會大大增強那些不必要的噪聲信號。所以在很多設計中,采用軟件很難消除這種固有的電子發射影響。
但是,在控制器應用中,卻可采用軟件的方式來抑制外來干擾。本文給出了一些常用設計技巧和應用。
一、內嵌抗干擾軟件
在很多的應用中,用簡單的抗干擾設計,就可以將一個微控制器的干擾抑制效果大大提高。這種抗干擾設計的魅力就在于實現該設計的費用較低,還可以節省PCB板上硬件成本??垢蓴_設計的常用技巧如下:
1.刷新端口引腳(Refreshing port pins):抗干擾軟件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就是可以不斷地更新I/O端口和一些重要的寄存器。在大多數微控制器的應用中,軟件將會執行一個有規律的主循環。由于微控制器的I/O端口通??拷B接焊點(bond pads),而這些焊點通常是位于芯片的邊沿。當一個確定振幅的噪聲施加到微控制器時,噪聲將會從芯片的邊沿向內傳入硅晶體中。這意味著芯片邊沿的邏輯電路最容易被外部噪聲源破壞,輸入/輸出電路就屬于這種類型。因此有規律的更新數據寄存器和數據說明寄存器,就可以把這種故障的威脅降低。
2.檢測輸入腳(Polling inputs):另一個方法就是采用多次讀輸入腳數據,且取平均值作為該腳的正確數據方式。其典型的應用就是用軟件每隔10ms讀一次鍵盤,以保證真實的鍵入發生。這種表決式做法被稱作反彈跳保護。作為一種高頻率檢測某個端腳的Motorola HC05代碼的實例如圖1所示。
圖1的程序可以很迅速地連續讀出該端口,如果有3次讀出結果相同,那么CPU將以進位標志的狀態作為讀結果返回(這是HC05 CPU的BRSET和BRCLR的一個固有特征)。這個程序的問題在于當輸入引腳是處于很嘈雜的環境時,CPU將會按這個程序持續很長時間,這在那些對時間要求較苛刻的應用中是不實際的。更好的一個程序就是多次讀出輸入引腳,并使寄存器遞增,如果結果小于某個數,那么就將它當作0;如果大于某個數,就作為1。這個程序通常會在有限時間內退出,以保證不會妨礙到該應用中其他程序的運行。
3.標記通過(Token Passing):在一些重要的處理中,標記通過用以確認任務已進入受控方式而未失去控制。標記通過可以利用RAM里未用到的空間來完成。在應用的一段特定時間間隔里,該軟件將通過許多未用的RAM空間循環一個1.在任何一個重要任務被執行之前。這種循環檢查將會得出結果。結果檢測通過,該任務將會被執行。如果以沒通過,則說明微控制器是從未指定的跳轉進入該任務,那么就跳轉去執行一個初始化程序。見圖2。
4.未使用的內存(Unused Memory):在大多數的應用中,程序的存儲器總有一些區域未使用。如果在一些事件中,程序計數器(Program Counter)被破壞且跳轉進入未用的存儲空間,那么有些應該執行的控制就會起作用。例如,在16K字節的程序空間里存在未使用的500Byte的子塊。如果我們用SWI指令填滿這些未用空間,那么任何指向未用地區的無效激勵將會導致微控制器去讀取SWI矢量,而該向量是被編程跳轉到程序中的已知的起始位置。同樣,在微管制器的應用中,SWI也可用其它函數來替代,以填充那些未用的區域,其實例如圖3所示。
請注意:記錄這些未用區域已被9D指令填滿,且由一個有條件的跳變(Jump)跳到已知區域(known-place)。當這個微控制器運行至該已知區域時,它將會被強制跳轉去執行初始化程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