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PC2378的IAP功能的配變監測終端遠程設計
本文采用Philips公司的32位微處理器LPC2378進行配變監測終端的開發,并利用該芯片自帶的IAP功能實現了終端程序的遠程更新。為了降低通信流量和終端的存儲空間,本文還將LZW壓縮算法應用到程序更新中。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71012.htm1 LPC2378芯片介紹
LPC2378是一款基于ARM7TDMI-S的32位處理器。它具有512 KB的片內Flash程序存儲器、32 KB的靜態RAM(SRAM),以及在系統編程(In-System Programming,ISP)和在應用編程(In-Application Program-ming,IAP)功能。由于程序對內存需求比較大,所以外擴了一片64 KB的SRAM。
通常,程序的下載可通過3種方式實現:
①采用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該方法加大了系統對存儲容量的要求,增加了硬件和軟件成本。
②采用增加外控制燒錄系統的方法。該方法同樣增加了系統的復雜度和成本,且降低了系統本身的可靠性。
③采用IAP技術。該方法充分利用芯片本身的功能,不增加外圍器件,是一種最佳的實現方案。
1.1 LPC2378的FIash扇區
IAP命令以“扇區”為單位進行操作,操作時需要指定扇區號。LPC2378的扇區分布如表1所列。IAP、ISP和RealMonitor程序都位于Boot區,Boot區位于地址0x000TE000~0x0007FFFF處。IAP命令不允許對Boot扇區執行寫/擦除/運行操作。
1.2 LPC2378的IAP功能
IAP程序是Thumb代碼,位于地址0x7ffffff1。IAP功能可用下面的C代碼來調用。
定義IAP程序的入口地址:
# define IAP_ENTER_ADR 0x7ffffff1
定義函數類型指針:
Typedef void(* IAP)(uint32[ ],uint32[ ])
IAP iap_entry;
設置函數指針:
Iap_entry=(IAP) IAP_ENTER_ADR;
使用下面的語句來調用IAP:
Iap_entry(command,result);
IAP功能主要通過調用iap_entry()函數來實現。IAP命令和定義的函數如表2所列。
在進行片內Flash修改時,首先需要讀取器件的ID和Boot代碼命令版本;確認無誤后,選擇準備編程的扇區;然后擦除扇區并執行扇區查空,將RAM內容復制到Flash中;最后進行RAM內容與Flash的比較,檢查是否復制成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