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芯片失意4G終端招標 技術短板凸顯
近日,中國移動最新一期的TD-LTE終端招標已經結束。據業界消息,此次中移動總共集采了約20萬部TD-LTE終端,包括MIFI、數據卡、手機等產品。其中采用高通芯片的產品占據了一半以上。據了解,國產芯片廠商中唯一中標只有華為旗下的海思,它也主要被采用在華為自己的終端產品上。其他國產廠商集體失意本次中移動的招標。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70103.htmAmanda點評:
一邊是國產芯片的失意,另一邊是高通的單方獨大。在此次TD-LTE中標終端所采用的芯片上,除了華為海思稍稍為國產芯片扳回點顏面外,聯芯、展訊、聯發科等主流國產廠商皆無緣被選中。國產芯片廠商要想爭奪產業鏈上游的話語權仍不容樂觀。
其實早在2012年年初,中移動在國際上力推TD-LTE與LTEFDD融合的時候,高通的MSM8960和海思的Balong710兩款多模終端芯片產品就被中移動重點展示。而在此次招標中高通之所以能全面占優,除了其早期在4G市場的集采份額打下基礎,也得益于其“高集成”、“多模多頻”和“單芯片”等方面的優勢。一直以來,TDD/FDD混合組網、支持5模10頻、5模12頻及Band41是中國移動發展LTE智能終端的重點。無疑,支持所有網絡制式和頻段的終端芯片,能幫助中移動“TD-LTE國際化”掃除不少障礙。然而,面對中國移動的要求,技術問題成了國內廠商邁不過去的一道坎,TD-LTE芯片測試不達標成了國產廠商“芯”中的痛。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高通甚至推出了七模全覆蓋的芯片產品。巨大的反差之下,這就不難理解中移動為什么如此青睞高通了。
不過,國產芯片雖然在此次的4G終端招標中表現不佳,但也并非沒有機會。當前,4G大規模商用還有待時日,尤其是4G手機的大規模商用最快也要到明年下半年,乃至2015年,因此國產芯片仍有追趕時間。另外,中移動大規模的招標還沒有開始,當前尚屬試水階段,等到后續數以億部計的4G手機市場空間釋放,國產芯片的機會仍很大。更何況,在4G發牌之后,還是要靠國產芯片廠商進入把價格拉下來,擴大規模。站在4G產業發展的角度,注重自主創新的華為已為其他國產手機廠商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當越來越多國產技術標準、產品等投入到4G產業中時,也將為中國的4G產業實現持續、健康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目前,聯芯、展訊、聯發科等芯片廠商都在加緊努力,進行全模單芯片產品的開發。等到4G真正大規模商用,高通在4G芯片市場一家獨大的局面或被打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