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SPI IP核及其在微投影系統中的應用

SPI IP核及其在微投影系統中的應用

作者: 時間:2011-03-22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介紹了總線控制器核的硬件結構與方法,并著重介紹了該核在微中的使用,以完成微顯示芯片的初始化。實驗表明,該總線接口使用靈活,便于移植,并且穩定可靠。
關鍵詞:總線控制器;Nios II處理器;核;可編程片上;微

引言
SPI總線作為一種簡單高效的4線串行傳輸總線,在電子器件和非常普遍,由于其輸入和輸出的信號線彼此獨立,因而傳輸可靠性更好。Altera公司的EDA設計工具中有自帶的SPI總線控制IP核,但目前介紹該IP核具體的文獻不多,本文結合我們在微系統研究中的需求,給出了該SPI IP核的應用實例。

1 SPI核的工作原理
1.1 硬件結構
SPI核的硬件結構如圖1所示,主要由波特率分頻器、發送數據寄存器、接收數據寄存器、狀態寄存器和控制寄存器組成。波特率分頻器主要將Avalon的系統時鐘進行分頻,SCK可以配置的頻率=Avalon系統時鐘頻率/(2的倍數)。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62271.htm

a.jpg


該IP核可以配置為主和從兩種模式。本設計為嵌入在FPGA中SPI核為主工作模式,可以控制最多16個從設備,如圖1所示的SEN0~SENl5。只有一個器件時,默認為SEN0信號。SPI核傳輸的數據寬度是由用戶配置的,可在1~32位之間,當一次數據傳輸結束之后SPI核發出一個中斷請求。
主要實現兩種傳輸邏輯(以主模式為例):
①發送邏輯。待發送的數據由Avalon從端口送入發送數據寄存器,再移入移位寄存器中,SCK跳變沿到來時開始數據傳輸(經SDAT信號線發出,先移入的數據是高位還是低位,取決于SOPC Builder的配置)。
②接收邏輯。移位寄存器捕獲到完整的數據后,再將其移入接收數據寄存器中(由SDO信號線捕獲數據)。
1.2 軟件結構
目前,在采用32位的軟核Nios II處理器中,提供了4層軟件開發模式:Nios II系統硬件,驅動程序層,硬件抽象層應用程序接口(HAL API),應用程序層。SPI核的應用和軟件結構如圖2所示。

b.jpg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