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基于DSP的高功率因數PWM整流器的控制實現

基于DSP的高功率因數PWM整流器的控制實現

作者: 時間:2012-09-05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是一種高的電源變流器。采用了電流追蹤型方式對進行,并且設計了以高性能的芯片TMS320F240為核心的全數字系統。實驗證明,該控制系統具有控制靈活,精度高,動態響應好,所受干擾小等優點。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59947.htm

關鍵詞:數字信號處理器;電流追蹤;脈寬調制

 

1 引言

整流器是應用脈寬調制技術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電源變流器。其基本原理是通過控制開關管的通斷狀態,使整流器輸入電流接近正弦波,并且電流和電壓同相位,從而消除大部分電流諧波并使接近于1。本文采用TI公司的TMS320F240對整流器數字控制,這一方法相對于模擬控制具有以下優點:

1)控制靈活 在數字控制系統中,主要利用軟件算法控制方案,相比于模擬控制較靈活;

2)可靠性高 微機系統由于采用元器件較少,信號全部采用數字處理,故受干擾小,可靠性高;

3)故障分析容易 信號檢測將取得的信息寄存,具備記憶的能力,故容易故障診斷;

4)參數設定簡便 可以使系統的調試工作變得很方便。

以上考慮,本文采用了以為核心的數字控制系統實現對整流器的控制。

2 TMS320F240的主要特點

TMS320F240是一款專門為電機控制而設計的DSP,因而,它不僅具有普通數字信號處理器的高速運算功能——20MIPS的處理能力,而且片內還集成了豐富的外設功能模塊:雙10位A/D轉換器,28個可獨立編程的多路復用I/O引腳,帶有鎖相環的時鐘模塊,帶中斷的看門狗定時器模塊等。特別是F240片內設置了一個事件管理器,可以提供12路比較/PWM通道,3個具有死區功能的全比較單元,3個單比較單元,3個16位通用定時器等,這一外設裝置大大簡化了用于產生同步脈寬調制PWM波形的控制軟件和外部硬件,只需很少的CPU干預即可產生所需的PWM波,因而特別適合于控制需要多個PWM輸出的裝置,如三相電機和整流器。

3 PWM整流器主電路及控制方案

本文中主電路采用單相全橋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單相全橋主電路結構

圖中uN(t)是輸入的電網正弦波電壓,Ud是輸出的恒定直流電壓,us(t)是PWM整流器的輸入端電壓,是PWM控制下的脈沖波,iN(t)是從電網輸入PWM整流器的電流,S1~S4是開關管,D1~D4是整流二極管。通過對四個開關管進行合適的PWM控制,就可以一方面保證輸出電壓Ud恒定,另一方面使輸入電流iN(t)與電網電壓uN(t)同相位,電流iN(t)的波形接近正弦波。本文所采用的控制方法為電流追蹤型控制,控制框圖如圖2所示。

圖2 控制電路框圖

其具體控制原理簡述如下:輸出電壓采樣值(ud)與給定參考電壓(ud*)的偏差送入PI調節器,得到的值作為參考電流信號的幅值,乘以與電源電壓同相位的基準正弦信號〔sin(ωt)〕后,作為參考電流的值。從電感電路獲得輸入電流采樣值,其電流誤差信號送入比例調節器,輸出值再加上輸入電壓補償信號〔uT(t)〕后與三角載波進行比較,產生的調制波用于開關管的觸發信號。這樣,電流誤差放大器的輸出直接控制了PWM調制器的占空比,強迫實際輸入電流逼近參考電流的值。這種控制方法具有開關頻率固定,產生的噪聲小,開關損耗也較小,而且系統的動態性能也較好。

4 控制系統的硬件設計

針對以上的控制方案,本文設計了以TMS320F240為核心的數字控制系統,硬件框圖如圖3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到,控制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CPU及其外圍電路,信號檢測與調理電路,驅動電路和保護電路。其中,信號檢測與調理單元主要完成強弱電隔離,電平轉換和信號放大及濾波等功能,以滿足DSP控制系統對各路信號電平范圍和信號質量的要求。

圖3 數字控制系統框圖

電流檢測與調理單元電路如圖4所示。電流傳感器輸出電流信號經測量電阻RM轉換為電壓信號后,由運算放大器U8構成的放大器的增益與RM取值配合決定,可使輸出的雙極性信號恰好落在±5V范圍。運放U9構成電平極性轉換級,把雙極性信號按比例轉換成單極性信號。單極性0~+5V信號是DSPA/D轉換所要求的,+5V電源由LM336構成的基準電源供給。由RC構成的簡單低通濾波器,來濾除交流輸入電流的開關頻率次諧波,兩個二極管為鉗位二極管。

圖4 電流檢測與調理單元電路原理圖

直流輸出電壓檢測與調理單元是直流側電壓閉環的前端傳感器,目的是測量直流側電容電壓,由于電容電壓含有一定的紋波,故需引入濾波環節,電路原理如5所示。

圖5 直流輸出電壓檢測與調理單元電路原理圖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