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企業:專利與技術背后的邏輯
對于中國LED照明企業而言,專利就像一顆定時炸彈,一不小心就給企業帶來災難性的打擊。隨著時間的流逝和市場的發展,全球LED專利壁壘慢慢出現了松動,一方面是早期獲取專利的LED技術已經或即將達到保護期限。另一方面,則是中國LED照明企業在技術研發和專利策略上,已嶄露頭角。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58829.htm專利戰略為技術研發保駕護航
曾經,在深圳億光倒閉后,億光照明總經理吳正喆在微博寫到:“今天五月廿六。公歷7月4日,周四。昨有2起LED企業破產,一是深圳”億光“破產,這家山寨億光從一創辦就想著歪門邪道,破產適得其所,省了億光清理它的事,好。二是中山雄記歇了。再次證明:沒底線的低價沒未來是對的。那些酷愛低價的經銷商該引以為戒,或許下一個就該是你了。是日宜:可持續;不宜:賤”。兩起倒閉折射了行業浮躁、創新缺失的縮影。這樣在行業環境表現在產品上就是同質化嚴重,企業面對客戶,失去議價能力,只能通過低價競爭搶訂單。
專利戰略是一項保證企業可以持續獲得競爭優勢的工具。早期已在專利上有所投入和準備的企業,現在已體驗到專利為企業帶來的保障和對企業競爭力的提升。
專利策略最好能領先于企業的研發規劃策略,在企業技術立項之前,就開始進行立項專利檢索,發現專利壁壘,規避專利陷阱,避免產品采用了他人專利權,從而通過專利規劃指導技術研發的規劃方向。
立足根本打響中國LED企業專利戰
中國擁有的LED專利,在數量上可以位居世界前5名,中國大陸地區的專利數量位于美國和日本之后,大致與德國、中國臺灣地區相當,其中較大比例是實用新型專利。全球70%以上的LED應用產品的加工制造都在中國完成,這是“LED專利戰”中,中國擁有的主要砝碼。
在2006年之前,中國大陸的LED發明專利申請者主要組成是國家863計劃等項目的承擔單位和實施單位。在2006年之后,LED企業作為LED發明專利申請人所對應的專利申請數量增加得很快。隨著市場的發展,中國LED企業的技術實力和專利保護意識已經明顯加強,并逐漸掌握通過申請專利增加財富和避免風險的方式方法。
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全球LED領域的技術和專利,一半以上為國際大公司所掌控。日本日亞化學、豐田合成、美國Cree、歐洲飛利浦、歐洲歐司朗等國外公司,手中都握有大量的專利,覆蓋了原材料、設備、封裝和應用在內的幾乎整個產業鏈。相比之下,我國LED產業中的專利申請主要集中于產業中下游領域,其中中游封裝、下游應用環節的專利申請占申請總量的60%以上,以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及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為主,發明專利申請占比較低。尤其在關系到產業長遠發展的關鍵技術環節上,仍缺乏核心專利。顯然,國外行業巨頭的專利壟斷,嚴重阻礙了我國LED產業的發展。
北大知識產權相關專家指出,中國LED企業需要調整策略,可以通過購買專利使用授權,但是要擁有自己的品牌;同時,國內企業更要提高自身的實力,依托科研院、高等院校培養自己的專利人才,走自主創新道路,突破國外的專利壁壘。只有注重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提高產品質量,才能使我國LED產業擺脫這種受制于人的尷尬局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