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以太網CRC校驗的實現
一 引言
為了確保數據在計算機系統中傳輸和存儲中正確可靠,引入了信道編碼。對于信道編碼有兩個方面,一是要求編碼后的碼流頻譜適應信道頻率特性,二是檢測并糾正產生的誤碼。前者屬于譜成形技術,后者為差錯控制技術。CRC碼屬于后者。它是通過增加冗余信息,達到發現誤碼的目的。常見的冗余校驗有奇偶校驗,海明校驗,循環冗余校驗。
本文討論循環冗余校驗(CRC)的實現,及其在以太網中的應用。
二 循環冗余碼介紹
1循環冗余碼是建立在近世代數基礎上的。編解碼電路簡單,檢錯能力強。在計算機系統的數據存儲及傳輸中得到廣泛應用。
2編碼原理
設待發送比特數據為D(x),生成多項式為G(x)。信息碼長k位,校驗碼長n-k位,則編碼后的碼長為n位。如圖1:
,得到的多項式除以生成多項式G(x),最終得到的余式R(x)即為CRC校驗碼。它跟在信息碼后一并發往信道。
并不是所有的多項式都可以做位生成多項式G(x),常見的生成多項式有:
CRC8=X8+X5+X4+1
CRC-CCITT=X16+X12+X5+1
CRC12=X12+X11+X3+X2+1
CRC16=X16+X15+X5+1
CRC32=X32+X26+X23+X22+X16+X12+X11+X10+X8+X7+X5+X4+X2+X1+1
3 CRC32的實現
以太網信道編碼采用的是CRC32,所以在這里給出CRC32的實現,它在一般CRC基礎上增加了些細節。
介紹以太網MAC幀結構
,然后除以G(x),得到余式R(x)。
(4) 對該比特位逐位求補,結果作為CRC。
主要實現方式有串行和并行兩種:
(a)通過線性反饋移位寄存器串行實現(以CRC-CCITT為例),見圖2
信息流由低位送入寄存器,當所有信息比特送入寄存器完畢后,寄存器中則為校驗碼。
(b)CRC32的并行實現
串行處理對于高速以太網如100M,10G等,顯然是不合適的,在此我門給出CRC的并行實現方法,以一個字節位處理單位。下面給出C語言實現的CRC32源程序:
由于以太網CRC32要求對幀的前32bit取反,我門可以初始化寄存器為全1來達到此目的。
Crcbuff中存放需要編碼的信息比特,最后計算出CRC校驗碼,跟隨信息碼一同發送出去。
4總結
本文是針對項目中嵌入式設備的聯網問題,設計的CRC32校驗算法,已經在FPGA中成功實現,由于用FPGA實現編碼相對簡單,這里就不再累述。
作者Email: lijunshen148@sohu.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