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O―OFDM系統信號檢測中幾種非線性算法的比較
本文仿真基于平坦瑞利衰落信道下的MIMO一OFDM系統,采用QPSK調制,子載波數為52,循環前綴16,且接收端對信道狀態已知,涉及的線性檢測器均為MMSE,PIC階數取2。下面給出不同情況下幾種檢測算法的仿真曲線,并進行比較。
(1)相同收發天線數下各種算法的比較
圖2是各種檢測算法在發射天線、接收天線同為2時的仿真結果。圖中給出系統誤碼率和信噪比(定義為比特能量和噪聲功率的比,用Eb/N0(dB)表示)的關系。在誤碼率為10-3數量級比較,BLAST算法雖與ML算法仍有差距,但在非線性算法中性能最佳,較其他算法有2~6 dB信噪比提升,這是因為它采用了排序,將可靠的符號或信噪比最高的符號優先檢測,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誤差傳播;SIC、PIC和QR算法性能較差,原因是它們沒考慮檢測順序,首次檢測符號可能不為最佳,擴大了誤差傳播。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58151.htm
(2)發射天線為2,接收天線變化時BLAST算法性能比較
圖3是發射天線為2,不同接收天線個數時的仿真曲線。從結果看,通過增加接收天線能顯著改善接收機誤碼特性,在誤碼率為10一3數量級上,接收天線從2根增加到3根,可獲得10 dB左右增益;增加到4根可獲得13 dB左右增益。這是因為當收發天線數目相等時,BLAST算法第一層檢測數據流只能獲得1階的分集增益,而當接收天線比發射天線多l時,第一層檢測數據流可獲得2階分集增益,因此性能提升明顯。
(3)接收天線為4,發射天線變化時BLAST算法性能比較
圖4是接收天線為4,發射天線不同時的性能仿真曲線。隨著發射天線數的減少,數據吞吐量減小,但誤碼率降低。從這點看出,空間復用增益和分集增益是相互矛盾的,因此在設計MIMO系統時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天線數,在兩種增益間進行權衡。
(4)不同天線組合下,部分算法的比較分析
圖5比較了不同天線組合下BLAST,PIC,QR算法的性能。仿真表明,雖然在相同收發天線數目下BLAST算法優于PIC,PIC算法優于QR,但當發射天線變化時,結果也會改變。如圖,接收天線同為4,發射天線為3時的PIC算法性能好于發射天線為4時的BLAST算法,發射天線為2時的QR算法好于上述兩種。這是以增加接收機的硬件代價和犧牲數據吞吐量為代價的。
5 結 語
本文通過仿真,比較了MIMO一OFDM系統中幾種非線性檢測算法的性能。結果表明,相同條件下,BLAST算法性能最佳,較其他三種算法有2~6 dB增益,SIC與PIC次之,QR性能最差。這是因為SIC,PIC,QR算法不能從檢測排序中獲得增益。結果還表明,增加接收天線數可獲得更多分集增益,提高無線鏈路可靠性,而發射天線的增加可提高數據吞吐量,使系統獲得更多復用增益,因此在設計MIMO一OFDM系統時,應同時考慮兩種增益,在兩者間進行權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