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設計應用 > 魚與熊掌:SoC,還是SiP?

魚與熊掌:SoC,還是SiP?

——
作者:電子產品世界 時間:2006-08-21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摘要:    本文分析了和SiP的各自特點,指出SiP是一種充滿前途的芯片形式,但是缺乏標準和設計工具將制約SiP的成長。

關鍵詞:    ;SiP;裸晶(die)

系統級電路集成在1990年代初由系統芯片()獨領風騷,但不到十年系統級封裝(SiP)即異軍突起,各自擁有相當數量的用戶,形成了兩大類別各有特點的系統集成技術。根據 Gartner 公司 的市場調查,目前在IC系統市場中,SoC占有率達3/4,SiP只有1/4。雖然 SoC 占有大部分市場,但是 SiP 進展迅速,具有良好發展潛力。

 半導體制造商如何在兩者之中找到最佳解決方案?未來 SoC 和 SiP 走向如何?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在GlobalPress組織的“電子峰會2006”主辦的“SoC vs. SiP”專題座談會上,可聽到業界權威人士的高論。座談會由 Gartner 公司兩位高層主管 Bryan Lewis和 Jim Walker 主持,還有來自AMI半導體、HP、IBM、STATS ChipPAC 和 Xilinx 公司的五位代表,大家各抒己見,分別對SoC和SiP技術的特點、難點、創新、存在問題、發展趨向等業界關心的問題作了交流。

選擇SoC或SiP的依據

Jim Walker(Gartner 公司研究副總裁)在發言中,用圖表說明選擇 SoC和 SiP 兩種技術的依據(圖 1),他將考慮的條件具體化為:

*產品數量;
*設計/測試費用;
*不可再用的工程開支(NRE);
*用戶IP的整合/復用;
*可靠性和可維護性;
*裸晶(die)可供應性;
*裸晶型式(RF、模擬、存儲器);
*生產過程復雜性;
*大容量存儲器集成等條件。

Jim簡單明確地指出:“ 顯然存在多種組合和不確定因素,但是在產品數量大、性能高、集成度高的應用中,SoC會勝出。如果要求高適應性、面市時間短、多種不同功能的裸晶集成在一個封裝內的應用中, SiP 獲勝。”

圖1  SoC與SiP選型的考慮因素 

Christine King (AMI半導體公司總裁兼 CEO )認為:“ 最佳化是衡量兩種技術的關鍵,所謂最佳化是指在滿足應用要求的前提下,根據功能、成本、性能等各方面達到最好的產品狀況來選擇 SoC 或 SiP ,亦即根據技術性和復雜性來劃線。如果系統能夠完全由 CMOS 解決方案來完成,則 SoC 是最好的選擇。如果需要多種技術的集成,則SiP 最佳。” 她列舉 AMI 公司的一個實例加以說明,“對于一種要求運算功能的洗衣機控制器,它使用8位的8051微控制器、以及Flash存儲器、高電壓接口、A/D轉換器和一些傳感器電路,因此選用SoC以達到最高性能和最低成本的目標,從設計至投產共用去24個月,每片平均售價2.4美元。而在另一種更復雜的洗衣機應用中,它需要一個16位微控制器和容量更大的 2MB Flash 存儲器,因此選用 SiP 來完成,以獲得較經濟的解決方案,完成該產品花去18個月,每片平均售價為 4.8 美元。”
 
Scoot Jewler (Stats ChipPAC 公司首席策略師)補充說:“大型公司采用SoC具有優勢,但我認為,對于大量中小型公司來說,SiP為他們提供寶貴的進入市場的解決方案。然而,SiP 的供應鏈和商業模型問題仍有待解決。”

Ron Matino (IBM 系統和技術部PowerPC結構產品總監)也有相似見解,認為“無論 IC 制造商或集成系統供應商都需要考慮商業運作的基本問題,即加速產品推出時間、提高性能、降低產品制造的風險。”
 
SiP增長快,但有瓶頸制約 
             
SoC 較早進入IC市場,并代表IC技術的創新。據 Gartner的統計資料,2006年全球 SoC 產品市場將達到570億美元,2001~2006年的年平均增長率為17.2%。直止今天,SoC 仍然以平面 CMOS 工藝為主,它與其它半導體工藝的集成一直進展不大。系統芯片( SoC )只能夠在 Si 襯底材料“上層”實現不同功能電路的系統集成。  
           
 系統級封裝( SiP ) 是在原來置放一片裸晶的標準封裝“內部”堆疊多片不同功能和不同工藝的裸晶在一起,借助金屬線鍵合的互連,構成一個IC系統。最重要的工序是裸晶修薄、布線、鍵合、封裝、測試。至今為止,SiP還未有業界標準,也缺少足夠的設計工具。在這方面 SoC 的技術含量和技術水平要比 SiP 更勝一籌,它擁有大量的IP電路、成熟的設計工具可供使用。

Christine的見解是:“即使 SoC的 設計資源非常豐富,AMI 公司每年仍然要投入幾億美元的研發費用。相對來說,SiP 面臨的困難更多,包括設計工具、經營方式、以及電子和架構等技術問題。SiP 的設計挑戰是,需要的設計工具不但有電氣規范,還有機械規范。如果我們擁有比 SoC 更多的 SiP 最佳化的軟件,則情況將好得多。但是 SiP設計工具的開發誰來投資呢?”
 
Ivo Bolsens(Xilinx 公司副總裁兼 CTO)介紹 Xilinx 主要采用 SoC技術,因為 FPGA要求高帶寬和大量互連。Ivo認為“SiP 市場的起飛,需要克服兩個困難。第一是SiP 要在先進封裝技術上突破,達到 SoC 的帶寬;第二是開發出系統構建技術。SiP先進封裝技術已開始有所提高,再借助FPGA作為SiP的虛擬背板,在可編程的互連上層構建特定的應用,達到提升SiP性能和帶寬的要求。”他還強調SiP標準化的重要性,說道:“如果不制定標準的話,我想在一段時間內,SiP很難與SoC展開競爭。”

Mobashar Yazdarni(HP公司部經理)認為若提高 SiP 整合的最佳性能,設計工具至關重要。他說:“實現SiP需要兩種工具:一是設計整合,另一是并行設計。我們還要能夠在不同的SiP類型中做出權衡。”

根據 IBM 采用 SoC 和 SiP 兩種產品的經驗,Ron Matino 認為“發展SiP的關鍵在于業界合作,建立開放平臺和標準,使多數公司能夠利用多種資源構建產品,而不是一家公司只有一種解決方案。”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