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協議的分類和作用詳解
路由器提供了異構網互聯的機制,實現將一個網絡的數據包發送到另一個網絡。而路由就是指導IP數據包發送的路徑信息。路由協議就是在路由指導IP數據包發送過程中事先約定好的規定和標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55554.htm原理
路由協議通過在路由器之間共享路由信息來支持可路由協議。路由信息在相鄰路由器之間傳遞,確保所有路由器知道到其它路由器的路徑。總之,路由協議創建了路由表,描述了網絡拓撲結構;路由協議與路由器協同工作,執行路由選擇和數據包轉發功能。
常見路由協議的分類
網關-網關協議(GGP)
核心網關為了正確和高效地路由報文需要知道Internet其他部分發生的情況,包括路由信息和子網特性。
當一個網關處理重負載而使速度特別慢,并且這個網關是訪問子網的惟一途徑時,通常使用這種類型的信息,網絡中的其他網關能剪裁交通流量以減輕網關的負載。
GGP主要用于交換路由信息,不要混淆路由信息(包括地址、拓撲和路由延遲細節)和作出路由決定的算法。路由算法在網關內通 常是固定的且不被GGP改變。核心網關之間通過發送GGP信息,并等待應答來通信,之后如果收到含特定信息的應答就更新路由表。
注意GGP的最新改進SPREAD已經用于Internet,但它還不如GGP普及。GGP被稱為向量-距離協議。要想有效工作,網關必須含有互聯網絡上有關所有網關的完整信息。否則,計算到一個目的地的有效路由將是不可能的。因為這個原因,所有的核心網關維護一張Internet上所有核心網關的列表。這是一個相當小的表,網關能容易地對其進行處理。
外部網關協議(EGP)
外部網關協議用于在非核心的相鄰網關之間傳輸信息。非核心網關包含互聯網絡上所有與其直接相鄰的網關的路由信息及其所連機器信息,但是它們不包含Internet上其他網關的信息。對絕大多數EGP而言,只限制維護其服務的局域網或廣域網信息。這樣可以防止過多的路由信息在局域網或廣域網之間傳輸。EGP強制在非核心網關之間交流路由信息。
由于核心網關使用GGP,非核心網關使用EGP,而二者都應用在Internet上,所以必須有某些方法使二者彼此之間能夠通信。Internet使任何自治(非核心)網關給其他系統發送“可達”信息,這些信息至少要送到一個核心網關。如果有一個更大的自治網絡,常常認為有一個網關來處理這些可達信息。
和GGP一樣,EGP使用一個查詢過程來讓網關清楚它的相鄰網關并不斷地與其相鄰者交換路由和狀態信息。EGP是狀態驅動的協議,意思是說它依賴于一個反映網關情況的狀態表和一組當狀態表項變化時必須執行的一組操作。
內部網關協議(IGP)
有幾種內部網關協議可用,最流行的是RIP和HELLO,另一個協議稱為開放式最短路徑優先協議(OSPF),這些協議沒有一個是占主導地位的,但是RIP可能是最常見的IGP協議。選擇特定的IGP以網絡體系結構為基礎。
RIP和HELLO協議都是計算到目的地的距離,它們的消息包括機器標識和到機器的距離。一般來講,由于它們的路由表包含很多項,因此消息比較長。RIP和HELLO一直維護相鄰網關之間的連接性以確保機器是活躍的。
路由信息協議使用廣播技術。意思是說網關每隔一定時間要把路由表廣播給其他網關。這也是RIP的一個問題,因為這會增加網絡流量,降低網絡性能。
HELLO協議與RIP的不同之處在于HELLO使用時間而不是距離作為路由因素。這要求網關對每條路由有合理的準確時間信息。由于這個原因,所以HELLO協議依賴于時鐘同步消息。
開放式最短路徑優先協議是由Internet工程任務組開發的協議,希望它能成為居于主導地位的IGP。用“最短路徑”來描述協議的路由過程不準確。更好一些的名字是“最優路徑”, 這其中要考慮許多因素來決定到達目的地的最佳路由。
路由協議的作用
路由協議主要運行于路由器上,路由協議是用來確定到達路徑的,它包括RIP,IGRP,EIGRP,OSPF。起到一個地圖導航,負責找路的作用。它工作在網絡層。
路由選擇協議主要是運行在路由器上的協議,主要用來進行路徑選擇。
路由協議作為TCP/IP協議族中重要成員之一,其選路過程實現的好壞會影響整個Internet網絡的效率。按應用范圍的不同,路由協議可分為兩類:在一個AS(Autonomous System,自治系統,指一個互連網絡,就是把整個Internet劃分為許多較小的網絡單位,這些小的網絡有權自主地決定在本系統中應采用何種路由選擇協議)內的路由協議稱為內部網關協議(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AS之間的路由協議稱為外部網關協議(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這里網關是路由器的舊稱。現在正在使用的內部網關路由協議有以下幾種:RIP-1,RIP-2,IGRP,EIGRP,IS-IS和OSPF。其中前4種路由協議采用的是距離向量算法,IS-IS和OSPF采用的是鏈路狀態算法。對于小型網絡,采用基于距離向量算法的路由協議易于配置和管理,且應用較為廣泛,但在面對大型網絡時,不但其固有的環路問題變得更難解決,所占用的帶寬也迅速增長,以至于網絡無法承受。因此對于大型網絡,采用鏈路狀態算法的IS-IS和OSPF較為有效,并且得到了廣泛的應用。IS-IS與OSPF在質量和性能上的差別并不大,但OSPF更適用于IP,較IS-IS更具有活力。IETF始終在致力于OSPF的改進工作,其修改節奏要比IS-IS快得多。這使得OSPF正在成為應用廣泛的一種路由協議。現在,不論是傳統的路由器設計,還是即將成為標準的MPLS(多協議標記交換),均將OSPF視為必不可少的路由協議。
外部網關協議最初采用的是EGP。EGP是為一個簡單的樹形拓撲結構設計的,隨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和網絡加入Internet,給EGP帶來了很多的局限性。為了擺脫EGP的局限性,IETF邊界網關協議工作組制定了標準的邊界網關協議--BGP。
路由器相關文章:路由器工作原理
tcp/ip相關文章:tcp/ip是什么
路由器相關文章:路由器工作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