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物流可視化技術
物流應該是物聯網的第一個應用領域,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狹義物聯網的主要應用領域。很多新興技術都是先用在軍事上,直到規?;瘧?、成本降低后才轉為民用。RFID在美國陸軍后勤系統中的應用給了在RFID領域一擁而上的國內企業兩點啟示:一是物聯網市場應該靠應用來拉動;二是從不缺錢的美國陸軍在軍事后勤現代化過程中特意使用成熟的商用軟件,那么,國內企業如果花自己的錢,在民用RFID市場上還會大手大腳嗎?本文對于企業在物流中的遇到的難題或許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55339.htm“大軍未動,糧草先行”說的是后勤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交戰雙方在戰場上拼殺的背后,比拼的是各自的工業實力,而這種嵌在戰爭物資中的工業實力正是通過后勤系統精確地傳遞到戰場上的每一個散兵坑。這種可視化的精準物流是建立在RFID技術之上的。
物流應該是物聯網的第一個應用領域,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狹義物聯網的主要應用領域。很多新興技術都是先用在軍事上,直到規?;瘧?、成本降低后才轉為民用。
RFID在美國陸軍后勤系統中的應用給了在RFID領域一擁而上的國內企業兩點啟示:一是物聯網市場應該靠應用來拉動;二是從不缺錢的美國陸軍在軍事后勤現代化過程中特意使用成熟的商用軟件,那么,國內企業如果花自己的錢,在民用RFID市場上還會大手大腳嗎?
美國陸軍后勤現代化
如今,美國陸軍正在經歷一次深刻的現代化轉型,以便將陸軍打造成敏捷、多功能而且能應對全球反恐戰爭挑戰的遠征軍。在這一過程中,美國陸軍后勤部門再也無法忍受使用了30年的笨拙的后勤管理系統。
于是,一個與美國陸軍現代化轉型相適應的后勤現代化計劃(LMP)于1999年底啟動。LMP是美國陸軍諸多實現業務轉型的核心計劃之一,也是陸軍一體化后勤業務(SALE)的基礎。LMP的目標是建立流暢的供應鏈,提升配送效率,減少戰場后勤支持人員,使得裝備完善的陸軍作戰人員可以隨時應對現在和未來的戰爭威脅。
為了消除專用軟件開發帶來的人力、財力和時間成本上的巨大投入以及專用軟件難以適應未來的需求等弊端,美國陸軍決定采用SAP的商用軟件,以改造陸軍國家級的后勤系統和業務流程。這應該是全球最大的ERP項目之一。
美國陸軍裝備司令部于2006年夏將LMP的實施交由業務信息系統項目執行辦公室(PEO EIS)負責。PEO EIS為美國陸軍提供信息基礎設施和信息管理系統。PEO EIS掌管著30億美元的年度預算,大約是美國陸軍IT預算的35%。
PEO EIS剛剛發布了2010年國防系統客戶報告——《PEO EIS目錄》。該目錄涵蓋通信與計算基礎設施、后勤、人力資源、財務、收購、醫療和生物統計學等領域。在后勤領域,直接用到RFID的有聯合自動識別技術(J-AIT)、移動跟蹤系統(MTS)。
聯合自動識別技術
作為美國國防部負責全球資產跟蹤的部門,聯合自動識別技術產品管理部門(PdM J-AIT)既負責國防部有關自動識別技術和RFID產品的采購,也管理著美軍基于RFID技術的全球物流可視化基礎設施(RF-ITV)。
RF-ITV網絡在全球43個國家擁有包括集成RFID的衛星跟蹤系統在內的8600多個RFID讀寫站,可以通過對RFID標簽的跟蹤,實現準實時的數據自動采集、聚合、恢復與服務,從而為美國國防部、北約和美國的其他盟友在遠程物流和聯合作戰方面提供軍用物流供應鏈的可視化服務。
基于RFID應用的J-AIT解決方案橫跨美國國防部物流供應鏈,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發貨時,將貨物的選擇、包裝、裝載信息存儲在集裝箱上的RFID標簽中,并自動將數據轉發到后臺系統中;貨物到達后,進行驗證并自動更新庫存記錄;與存儲相關的庫存和場地管理;轉運過程中的貨物集中托運;對零件、組件和部件的跟蹤;有害材料的跟蹤等。作為美國國防部的整體跟蹤解決方案,J-AIT還提供對項目全生命周期的支持,并可與美國國防部物流系統兼容和互操作。
在產品和服務方面,J-AIT解決方案還提供整套的數據采集、傳輸工具和技術,其中包括主動與被動RFID技術、支持數據陣列的條形碼、無線數據采集技術、惟一標識管理、無線安全,并且符合電磁輻射安全條例的要求。
位于美國硅谷的Savi技術公司1994年成為美國國防部在RFID領域的供應商。之后,Savi技術公司又成為RF-ITV網絡的主要供應商。2006年,美國最大的軍火商之一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將Savi技術公司收歸旗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