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AM在網絡中的應用分析
同步SRAM的傳統應用領域是搜索引擎,用于實現算法。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這都是SRAM在網絡中發(fā)揮的主要作用。然而,隨著新存儲技術的出現,系統設計師為SRAM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如:NetFlow(網流)、計數器、統計、包緩沖、隊列管理和存儲分配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54574.htm如今,人們對所有路由器和交換機的要求都不僅限于FIB(轉發(fā)信息庫)搜索。計數器需要跟蹤接受服務的信息包數量,并獲取統計數據來解決帳單編制問題。通過統計來連續(xù)監(jiān)視網絡(被稱為NetFlow),從而完成問題檢測和判定。隨著每個信息包處理量的增加,需要采用包緩沖器來提升處理能力。除了以上提到的之外,由于系統中存儲器資源增多,因而動態(tài)存儲分配也是必需的。路由器或交換機的所有這些附加功能正在重新定義網絡系統設計(見圖1)。

圖1 具有多種新功能的網絡系統
此外,隨著IPv6和VRF(虛擬路由器轉發(fā))的迅速普及,對更寬、更深、更快和更高效系統的需求愈加迫切。系統設計師必須能夠以最低的成本來滿足網絡系統的所有度量標準。此時,簡單的同步SRAM就難以滿足要求了。所有這些功能均可借助DDR(雙倍數據速率)或QDR(4倍數據速率)SRAM等速度更快、帶寬更高的SRAM來實現。本文將分析上述的每一種應用及其目前和未來的要求,還將提出旨在滿足這些要求的解決方案和建議。
QDR 與 DDR SRAM
由賽普拉斯、瑞薩、IDT、NEC和三星公司組成的QDR協會開發(fā)出了QDR SRAM,旨在通過把性能提升為原先的4倍來滿足那些不僅需要標準ZBT(零總線轉向時間)或NoBL(無總線延遲)SRAM的低延遲和滿周期利用率,而且還需要大幅度提高工作頻率的系統對帶寬的要求。QDR SRAM具有單獨的讀和寫端口,它們在每個數據引腳上以雙倍數據速率彼此獨立地工作,從而在一個時鐘周期中傳輸4個數據字,4倍數據速率因此而得名。采用分離的讀/寫端口完全消除了SRAM與存儲控制器之間發(fā)生總線爭用的可能性,而這卻是傳統的公用I/O器件需要解決的問題。QDRII SRAM具有被稱為回波時鐘的源同步時鐘,它們與數據輸出一道生成。QDR SRAM采用了HSTL(高速收發(fā)器邏輯)I/O標準,以便實現高速操作。
QDR SRAM面向那些需要在讀和寫操作之間進行轉換的應用,而DDR SRAM則主要面向需要進行數據流式處理(例如,先進行16項讀操作,然后再執(zhí)行16項寫操作)的應用,此時,讀和寫操作之間的近期平衡為100%的讀操作或100%的寫操作。在這種情況下,有一根QDR SRAM總線在50%的時間里未被使用。其它的總線可能具有不平衡的近期讀/寫比例。后面這兩種情況是促使人們進行DDR公用I/O SRAM開發(fā)的主要原因,在這種器件中,輸入和輸出數據共用同一根總線。在從讀操作向寫操作轉換的過程中,需要總線轉向周期,并減小了可用帶寬。然而,對某些系統而言,這將產生優(yōu)于QDR架構的平均總線利用率。控制信號極少,而且與QDR器件控制信號稍有不同。
網絡應用
如引言部分所述,網絡系統設計涉及諸多方面。即將采用網絡設計來實現的各類應用的數量日趨龐大。這里討論的是部分最常見的應用。
轉發(fā)/路由選擇
轉發(fā)信息庫(FIB)負責保存用于決定輸入信息包的路由選擇特性的路由選擇信息。代表路由的前綴可被存儲于三進制內容可尋址存儲器(TCAM)中并進行即時搜索,或存儲于SRAM中并利用某種算法對地址的若干位進行增量搜索。不管在哪種應用中,結果索引都具有一些用于指示所采取的措施的關聯信息 —— 下一個跳地址、更新統計和另一個端口上的復制等。傳統的做法是把該信息存儲于SRAM中。
與展開式可擴縮包分類解決方案(在該解決方案中,TCAM正逐漸成為事實標準)相比,人們在FIB算法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有兩個發(fā)展趨勢對面向FIB解決方案的SRAM型算法提出了重大挑戰(zhàn):(1)隨著IPv6支持能力的提高,入口的寬度也在增加;(2)由于VRF表和虛擬專用LAN業(yè)務(VPLS) 采用率的提高,路由選擇表的規(guī)模日益龐大起來。就VRF表而言,每個VLAN都存儲了相似的路由選擇表,而這會增加入口的數量。VPLS是一種新的范例,借助它可實現多層次網絡的扁平化,從而獲得更多的入口。隨著入口寬度的增加,基于SRAM的算法需要構建更深且更寬的多分支樹/trie樹,使得完成一項搜索所需進行的SRAM存取數量有所增加。于是,越來越多的系統設計師開始采用QDR SRAM來取代傳統的SRAM,因為前者提供了更高的帶寬,能夠實現更寬的樹形結構,原因是可在指定的時間期限內完成更多的存取。
NetFlow
Cisco systems公司的NetFlow技術是Cisco IOS軟件的主要組成部分,用于在數據進入特定的路由器或交換機接口時對其進行收集和測量。通過分析NetFlow數據,網絡工程師能夠發(fā)現導致擁塞的原因;確定每個用戶和應用的服務類型(CoS),并確認通信量的源網絡和目標網絡。NetFlow實現了極為細致和準確的通信量測量和高級聚合式通信量收集功能。
目前,IETF(因特網工程特別工作組)正在對NetFlow的現有版本(ver9)進行標準化,并將其命名為IPFIX。除了Cisco之外,Enterasys和Juniper等網絡供應商都在該標準的制訂過程中發(fā)揮著作用,并且已經表示出采納IPFIX的興趣。當然,在多機種網絡中,作為網絡應用流相關信息的一致性來源,使得NetFlow/IPFIX的吸引力遠遠超過了其它方案。
概括起來,NetFlow提供了以下信息:
*信源 IP地址
*目的IP地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