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原因導致FcoE的采用比預期慢
第一是技術不成熟。
當服務器、融合網絡適配器(CNA)、數據中心橋接(DCB)交換器和存儲系統都來自同一個供應商時,相互協作就不是問題。對于合資企業來說也不是個問題,像Cisco、EMC、Vmware的VCE聯盟或者FlexPod的基礎設施堆棧采用NetApp、 Cisco和Vmware的技術。但是當多個獨立的供應商混在一起,就會產生操作性問題。現在,感覺FcoE目前的狀態好像20世紀90年代后期的光纖通道(FC)。
第二個原因歸結為缺少感知價值。
這個技術的賣點是它可以提供比FC低的總所有成本(TCO)。它主要是通過融合TCP/IP LAN和FC SAN,從而減少重復結構。然而,新的DCB交換器、CNA和和存儲系統成本相對較高,用來實現FcoE比較困難。
很便宜的FC技術(現在是16 Gbps,向后兼容8 Gbps和4 Gbps)和運行在局域網中 10 Gbps、40 Gbps和16 Gbps標準的iSCSI,由于它們的TCO比較低,通常認為已經足夠好了。相對于iSCSI,FcoE的潛在優勢并不明顯,而且只是在少數特定的環境下才能體現出價值。
FcoE采用比較緩慢的第三個原因是服務器/技術更新周期問題。
很少有管理員希望打開自己的服務器,再裝上新的適配器。這就是為什么一個服務器對應一個存儲適配器。隨著服務器技術更新的加快,FcoE的采用也將加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