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市場分析 > 國產集成電路:產用同“芯”圖跨越

國產集成電路:產用同“芯”圖跨越

—— 多方面進展明顯
作者: 時間:2013-08-01 來源:電子信息產業網 收藏

  2013年時間已然過半,我國IC產業發展端倪已現。今年上半年我國IC業延續了2012年發展的平穩態勢,在進出口方面實現良好開局,行業利潤快速增長,重點企業成長尤為明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53221.htm

  多方面進展明顯

  據相關資料顯示,上半年出口數量為714億塊,增長50%;出口金額524.6億美元,增長191.6%;進口數量為1282億塊,增長19.5%;進口金額達1172.1億美元,增長41.7%。

  “核高基”重大專項取得多項突破,采用申威1600處理器和全套國產軟件的神威藍光千萬億次計算機處于國際先進行列;自主研發的存儲器IP核填補了國內空白,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在業界關注的政策方面,有關部委也在加快推動《進一步鼓勵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實施細則的落實,出臺了針對生產設備進口環節增值稅,關鍵材料、零部件、凈化設備進口關稅等優惠政策,如《關于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產業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等,為我國設備業、材料業的發展注入新活力。

  在代工業方面,在多年之后首次實現贏利,第一季度總營業收入實現5.016億美元,同比增長50.8%。并且45nm/40nm工藝良率大幅提升,對其銷售額的貢獻從2012年第四季度的2.6%快速上升至2013第一季度的6.4%。另外今年下半年有望完成28nm全套工藝的開發工作,同時也將著力開發20nm和14nm的先進工藝。華虹宏力工藝技術覆蓋130nm到90nm各節點。長電科技第一季度總營業收入達11.24億元,同比增長27.6%。值得關注的是,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聯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的研發團隊經過3年多的共同努力,在22nm先導研發技術領域實現了重大突破,在國內首次采用后高K工藝成功研制出包含先進高K/金屬柵模塊的22nm柵長MOSFET,對提升大陸IC業核心競爭力將發揮作用。

  同時,集成電路產業鏈上下游互動加快,整合并購也在向縱深發展。清華紫光或將收購展訊,為展訊回歸A股上市、提升融資能力鋪路;聯想等整機企業計劃進軍芯片設計業務,以加強芯片自主性。

  在應用方面,通信、多媒體、信息家電、新型顯示和汽車電子,乃至繼而興起的智慧家庭、移動醫療、智慧城市等領域,國內IC企業也在著力尋求新的突破,設計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數字模擬混合工藝產品,加強與上下游環節的互動,從而在市場上占據了一席之地。

  但我們也應該正視我國IC業存在的問題,如投資規模不夠、產業規模較小、產品偏于中低端等,加快突破集成電路和核心元器件產業發展瓶頸、集中力量推動關鍵核心領域的技術突破、推進關鍵元器件國產化替代和整機價值鏈提升是業界責無旁貸的責任,前路依然任重道遠。

  全球占比仍不足一成

  據權威機構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半導體增長1%,與2012年下降2%及2011年持平和2010年大漲32%相比,反映又一個下降周期到來。雖然中國是全球最大的IC市場,但是偌大的中國IC市場并不等于中國IC。

  據市場調研機構ICInsights預計,2012年中國IC市場規模為810億美元,而中國本土IC產品僅占中國IC市場總體規模的11.1%。此外,ICInsights還預計,到2017年,這一比例將僅上升3%,達到14.4%。雖然預計從2012年到2017年,在中國生產的IC產品將以17.6%的復合增長率強勁增長。盡管如此,由于在2012年中國IC產品營收僅為89億美元,因此這種增長要歸功于相對低的基數。如果中國生產的IC產品規模達到預期,在2017年上升至200億美元,仍然只占2017年全球IC市場規模3591億美元的5.6%。即便是加上眾多中國廠商的IC銷量,中國生產IC產品在2017年全球IC市場的占比依然不足10%。

  過去,缺乏知識產權保護一直是國外廠商在中國大陸創建先進IC制造工廠的最大障礙,也是許多跨國IC設計公司不將領先的IC設計提供給中國大陸本土IC代工廠的原因之一。到目前為止,中國大陸IC代工廠仍然無法大量提供采用先進尺寸制程的IC產品。ICinsight預測,到2017年,中國IC市場至少有70%的IC產品是產自于國外廠商,如SK海力士、英特爾和三星等,然而在2012年,這一比例僅為58%。對于大陸代工業來說,收獲的季節仍然十分遙遠。

  專家觀點

  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邱慈云

  先進和成熟工藝并舉

  近期是把產能利用率最大化,中期是針對特定市場發展特殊工藝,長期是投資先進工藝。

  在半導體業規模很重要,我們將在確保贏利的基礎上擴大規模,中芯國際基本有能力應用現金流來抗衡。中芯國際堅持以利潤為中心,以技術路線和合理規模為兩個支撐點。在技術路線的選擇上,中芯國際采取兩條腿走路,先進工藝和成熟工藝并舉。

  半導體工藝一直在往前走,到時會有一個臨界點,很可能發生新的變革,如果不跟上新的變革,投資就可能收不回來。中芯國際已計劃在14nm時導入FinFET技術,希望國家在18英寸生產線方面及早布局并加大投入力度。

  北方微電子總裁趙晉榮

  完善產業鏈需持續投入積累技術

  目前我國的半導體產業仍然未形成產業鏈,從長遠看,要在中國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還需要國家大量的資金投入和行業的技術積累,并且出臺政策鼓勵設計、制造、設備、材料等產業鏈重大環節的自主創新和產品開發。

  設備和材料業應該以建立健全各自產業鏈、達到完全自主制造為目標,逐步實現對國外產品的完全替代。設備商作為系統集成技術的掌握者和用戶,應該是國家資金支持的主體,然后根據設備本身完全國產化的需要,去有的放矢地培養扶持優質國產零部件制造商,而不是本末倒置,把資金放給零部件制造單位。

  華山資本董事總經理陳大同

  中國IC企業有能力參與國際競爭

  中國IC業不同環節的發展程度各不相同,有的已經達到可與國際大公司一較高下的地步,有的還需潛心發展,中國IC企業完全有能力參與國際競爭。

  未來,中國IC業要想取得良性發展,縮小與國際水平的差距,幾條措施十分關鍵:一是對于IC設計、封裝等產業來說,國家應當調控市場,提供良好的市場環境,優勝劣汰,公平競爭;二是通過“863”等重大專項,以項目的方式支持由龍頭企業牽頭的研發,扶大扶強;三是對于先進產能的擴充,應當通過國家資金給予支持。最重要的兩個方向就是邏輯先進工藝和存儲器。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