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中國半導體泡沫初現 60%工廠將遭淘汰

中國半導體泡沫初現 60%工廠將遭淘汰

——
作者:第一財經日報 時間:2006-07-19 來源: 收藏
  
 
  中國泡沫初現 發展切忌盲目樂觀

  曾獲英特爾技術與設備支持的常州納科微電子公司(下稱“納科”)陷入資金危機,已停工近半年。《第一財經日報》昨日在納科常州工廠了解到,該公司高層已悉數離職,只剩下幾名保安人員守護廠房。

  “一名真正員工也沒有,不過,每周我還是能夠接到應聘的電話。”其中一名保安對記者說。

  中國協會信息交流部主任李珂對記者表示,這是前段時間各地蜂擁上馬產業項目的苦果;而另一位半導體產業人士則對記者直言,這是中國第一輪半導體產業泡沫破滅的縮影。

  常州高新區管委會一位人士均不愿對納科現狀發表看法,只是謹慎地表示,管委會只是服務部門,并不是直接主管部門,不清楚納科的真實情況。

  “沒錢了,老板走了”

  納科廠區的一片靜寂和一派繁榮的常州高新技術開發區的景象形成鮮明的對比。

  長滿雜草的納科廠區,除了大門右邊一排藍色一層工房外,偌大廠區就只有一個孤零零的門崗值班室,值班室里僅有一張桌子,上面放著一個積滿灰塵的文件夾。而廠門僅僅是兩排灰色的混凝土墻壁,沒有任何標志。

  保安對記者說,工廠沒有任何生產設備,老板已經四五個月沒有出現了。“老板沒錢了,做不下去了,要有錢工廠早就建好了。”

  這就是由英屬維爾京群島納米科技公司獨資組建、總投資號稱達7億美元的常州市重大微電子工程。而納米科技公司是由美國華智創辦人、華人顧德仁專門為常州項目而設的“借道”公司。

  2004年12月該項目開始運作,計劃是一期投資為4億美元,二期投資3億美元,預期2006年首季正式投產。

  2005年初,該處廠房開始奠基動工,但是自從在廠房周圍打下了木樁圈定了廠房范圍之后,該公司在廠房建設方面就沒有具體的進展,沒有引進任何設備和人員。

  記者試圖撥通該公司總經理李敏達、中層孫先生的手機,提示均已停機。去年孫先生曾對記者強調了納科的技術背景,以及常州發展半導體產業的區域優勢,而李敏達則表示,納科將成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新星。

  表面上看來,納科似乎擁有成為新星的基礎,它的背后技術方是全球芯片巨頭英特爾。此前英特爾表示,為其提供了技術與生產設備,以及人才培訓、技術服務和建廠支持等。這是英特爾首次與中國廠商簽署此類協議。

  而到現在,2006年7月,納科的大本營仍然是空空如也。

  到目前為止,納科的官方主頁仍然存在,赫然在目的仍是那句標語——“中國半導體產業又將升起一顆閃亮的新星”。

  英特爾中國戰略規劃部一位員工表示,英特爾原本只是計劃向納科轉移8英寸芯片技術與設備,并沒有任何實質性投資。

  產業泡沫初現

  讓人憂慮的是,納科僅是一年多來眾多陷于停滯的半導體產業項目之一。

  記者同時獲悉,同樣遭遇困境的半導體項目還有寧波中寧微電子公司。該項目此前由臺灣聯電副總李康智籌劃建設,而《寧波日報》刊登的“清算通知”顯示,該公司2005年9月13日依法清算了財產,徹底倒閉。

  此前也有報道顯示,前不久以6億美元投資北京林河工業區的阜康國際也已因資金陷入困境。知情人士稱,阜康國際已是兩度受挫的失敗項目。“一年多前,這個8英寸的半導體項目本來規劃落定天津,名字叫‘海源’,但宣布后不久,卻沒了聲息,被投資人弄到了北京,現在還是不成。”

  “這是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一些泡沫。”李珂認為。

  不容樂觀

  半導體行業充滿著一些不容樂觀的信號。

  上周,SEMI(全球半導體設備與材料產業協會)中國市場研究經理倪兆明在SEMICONWEST(全球半導體設備與材料美國西部展會)上表示,由于缺乏資金、合作伙伴和制造經驗,未來幾年,半數以上、甚至60%的中國半導體廠將走向失敗。

  半導體產業研究專家莫大康認為,60%的淘汰對象應是目前蜂擁而上的規劃項目或待建項目,而不是現有半導體工廠。

  莫大康認為,未來幾年,中國會新增一些半導體工廠,也會淘汰一些,總數將仍然穩定在現有的30個左右,而這已足夠滿足現有產能需求。  

 


關鍵詞: 半導體 行業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