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帶給工業自動化的創新機遇
1、物聯網概念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43918.htm物聯網(ImemetofThings)指的是將傳感器、移動終端、可編程控制器等智能化設備經通信網絡連接集成,實現互聯互通,并根據應用需求進行數據采集和分析、對設備進行管理和控制的系統。
物聯網的系統結構層次可歸結為:設備層、連接層和應用層,它融合了智能芯片、網絡通信、云計算等硬件設備和軟件技術,不僅會升級換代既有應用,還將涌現大量創新應用。
建設物聯網是當今科學技術發展與應用需求相適應而衍生的系統工程。物聯網的應用領域日益廣泛,已經在提高生產效率、保障生產安全、節能減排、保護生態和便捷生活等許多方面發揮作用。滿足人類多種多樣的需求是設計物聯網的立足點,為人類提供多元化的服務是建設物聯網的根本目的。
2、物聯網與工業自動化
物聯網對設備的調用,首先要求可以監視目標設備的運行狀態,并獲取其感知數據,進一步要求可以控制目標設備,調整其運行狀態、執行特定動作。工業自動化對設備的控制亦是如此。物聯網與工業自動化采用的硬件產品相仿、軟件技術相通,使用目的也相似,差別在于,物聯網是跨行業的,有更廣泛的服務對象和應用需求。工業自動化可被看作是廣義物聯網的部分內容。可見,物聯網和工業自動化息息相關。
2011年7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2011年)》,要求做好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究開發。在包括裝備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在內的多個行業中,都有物聯網相關技術被列為關鍵共性技術。
2012年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發展目標包括:在重點行業和九個重點領域明顯提高物聯網應用水平,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運營模式,并完成一批應用示范工程。九個重點領域中包括智能工業。
2012年7月,全國科技創新大會指出到2020年的目標是:基本建成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符合科技發展規律的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當前,物聯網的發展勢頭迅猛,而工業自動化的發展相對較為遲緩。為了不錯失“十二五”這一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期,為了不錯失物聯網這一潛力巨大的新興產業市場,工業自動化需要創新,快步追趕新潮流。
3、工業自動化的創新
3.1項目中存在的情況。
工業自動化項目時常存在這樣的情況:根據設計目標對設備性能的要求和對成本控制的需要,在關鍵環節使用A廠商的高端電控設備,在一般環節使用S廠商的中端電控設備;或是對既有系統的改造升級,部分低端電控設備利舊,再加配一些新的中端電控設備。不同廠商的電控設備所配套的下位編程軟件、上位監控軟件皆不相同,信號傳輸協議互不兼容;同一廠商的低、中、高端產品囚處理器級別和內存容量的高低,所配套的編程語言版本也不相同,數據標準存在差異。這些情況通常導致項目沒有集成出總控系統,而出現多個獨立運行的小系統,需要依靠懂技術有經驗的現場人員分別操控,項目的自動化水平因此遭到削弱:生產效率勉強達標、生產安全存有隱患、生產數據不易即時統計分析、不利于ERP等系統調配資源、未來改造升級的技術難度及預算成本陡增,同時帶給現場人員很重的工作負擔,更無法擴展系統應用范圍、延伸相關業務。
期待電控設備廠商在短時間內統1數據標準并升級現有產品是不切實際的。因此,工業自動化的創新是非常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