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GPS接收器測試

GPS接收器測試

——
作者: 時間:2013-03-26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在圖12所呈現的數據中,即使用已記錄的驅動測試訊號,取得統計、定位,與速度的相關信息。此外我們可觀察到,在每次的測試之間,此項信息具有相對的可重復性;即為每個獨立軌跡所呈現的差異。事實上,這就是我們最需要的可重復性 (Repeatability)。由于可重復性信息將可預估 精確度的變化情形,因此我們亦可計算波形各個樣本之間的標準誤差。在圖 29 中,我們在各次同步化取樣作業之間,繪出標準的定位誤差 (相對于平均位置)?! ?/p>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43528.htm

 

  當看到水平標準誤差時,可注意到標準誤差在 120 秒時快速增加。為了進一步了解此現象,我們亦根據的速度 (m/s) 與 C/N 值的 Proxy,繪出總水平標準誤差。而我們預先假設:在沒有高功率衛星的條件下,衛星的 C/N 比值僅將影響接收器。因此,我們針對接收器所回傳 4 組最高高度的衛星,平均其 C/N 比值而繪出另 1 組 C/N 的 Proxy。結果即如下列圖 14所示?! ?/p>

 

  如圖14所示,在 120 秒時所發生的峰值水平錯誤 (標準誤差中),即與衛星的 C/N 值產生直接關聯,而與接收器的速度無關。此次取樣的標準誤差約為 2 公尺,且已低于其他取樣約 10 公尺的誤差。同時,我們可發現前 4 名的 C/N 平均值,由將近 45 dB-Hz 驟降至 41 dB-Hz。

  上述的測試不僅說明 C/N 比值對定位精確度的影響,亦說明了已記錄 數據所能進行的分析作業種類。在此測試中的 訊號驅動記錄作業,是在中國深圳 (Shenzhen) 北方的惠州市 (Huizhou) 所進行。并接著于德州奧斯汀 (Austin Texas) 測試實際的接收器。

  結論

  如整篇文件所看到的,目前已有多項技術可測試 GPS 接收器。雖然如敏感度的基本量測,最常用于生產測試中,但是此量測技術亦可用于檢驗接收器的效能。這些測試技術雖然各有變化,但是均可于單一 PXI 系統中全數完成。事實上,GPS 接收器均可透過仿真或記錄的基頻 (Baseband) 波形進行測試。透過整合的方式,工程師可執行完整的 GPS 接收器功能測試:從敏感度到追蹤其可重復性。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