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移動OS之殤:新進者難有機會
你的手機是什么操作系統?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40723.htm或許這個問題有些可笑,因為在大多數人看來,無非就是有三種答案:蘋果iOS或者谷歌(微博)Android,而部分“趕時髦”的用戶則選擇了微軟WP。
如今,iOS、Android和WP三大平臺之爭的格局已經初步確立,但這個世界從來都不缺乏挑戰者。為了挑戰谷歌、蘋果和微軟,三星將聯合英特爾等多家公司共同開發一款手機操作系統“Tizen”,而此前一直在PC領域打拼的Ubuntu,也宣布正式進軍移動OS領域。
作為曾經的行業龍頭,塞班的戰略失誤,黑莓的固步自封,已經成為業內的陳詞濫調,而從其他移動OS身上,我們似乎隱約能感覺到,Tizen、Ubuntu突出重圍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1、Palm Web OS
曾經被冠以PDA市場的No.1、智能手機狠角色等諸多名號的Palm Web OS,在連續虧損了三年之后,于2010年被惠普以12億美元收購。
然而,在被惠普收購僅僅一年之后,惠普也隨之宣布,公司將放棄基于Web OS打造的手機和平板電腦業務。
業內普遍認為,Web OS既無法提供獨特、具有顛覆式創新的用戶體驗,又喪失了開源先機,惠普放棄Web OS是一個明智之舉。而在Palm前軟件部門高級主管保羅•莫西爾眼中,Web OS想要提前嘗試使用網頁技術的手機系統平臺,但公司現有的實力又無法執行這樣一種極具野心、突破性的設計。因此,Web OS從一開始就注定要失敗。
2、Meego
用“命途多舛”、“生不逢時”等詞語來形容MeeGo或許是再恰當不過了。由于諾基亞將公司復興的全部希望全都押在WP身上,使得諾基亞不得不放棄在Meego上的研發。
此前對于MeeGo的定位,諾基亞希望其成為開源的移動操作系統項目,著力于下一代終端、平臺和用戶體驗的更為長期的市場開拓。然而,正值智能手機概念火熱時期推出的Android系統搶盡了風頭,此消彼長,留給MeeGo的市場空間逐漸被縮小,直至看不到希望。
此外,在MeeGo推出的兩年時間里,諾基亞只發布了一款搭載MeeGo操作系統的手機——諾基亞N9,相比Android手機的泛濫、蘋果每年都能發布新一代iPhone,如此長的產品周期,從某種程度上講,也直接導致了Meego的沒落。
3、Bada
Bada誕生于手機巨頭三星之手。從表面上看,Bada擁有三星的全產業鏈和手機銷量的優勢,同時,第一代Bada從技術和功能上比早期的Android完善不少。
但從實際效果上看,雖然Bada也開啟了全球開發者大會,甚至開發了應用平臺,轉移最直接的教程和工具,但極少的用戶數、無人問津的應用商店,使得沒有廠商愿意放棄現有的利益而去冒險改變。
更悲劇的是,即使是生身之父的三星,在全面覆蓋Android手機的同時,最后也不得不宣布放棄Bada。
總結
移動OS領域,既有巨頭的沒落,也有新進者的失敗,究其原因,重建一個生態系統的門檻太高,需要的時間太長,所付出的成本代價太大。
iOS的成功源自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用戶體驗,Android能夠迅速發展壯大,源于iOS的封閉,產業鏈的每一端都能夠從Android系統新創造的用戶群中分一杯羹。雖然微軟WP被業界看作是第三大操作系統平臺,但在移動領域所獲市場份額寥寥無幾,生態系統建設方面也遠遠落后蘋果和谷歌。
與此前眾多的失敗者一樣,Ubuntu和Tizen更大的阻力將來自于產業鏈的不買賬,很難在成熟的市場上尋找到適合自己的獨特價值。未來的金礦固然很誘人,但想要手機廠商放棄眼前的利益,去追求不確定的財富,可能性并不大。
因此,Ubuntu和Tizen在生態系統建設本身、盈利模式等方面,均沒有明顯的優勢,而對于自己在近乎于零市場空間中的競爭,也沒有勝算可言。
那么,Ubuntu和Tizen的出路在何處呢?
對于Ubuntu來說,不要想著如何去顛覆巨頭,而是要憑借在桌面端操作系統的積累,打造成為一款有特色、受到特定用戶追捧的手機操作系統,或許比較現實。
對于Tizen來說,由于谷歌對Android擁有全方位的控制力,如果有一天,谷歌打破了OHA聯盟規則,開始對Android進行收費,那么,Tizen作為三星自家的操作系統,應該挺身而出,不至于使三星的產品陷入停滯期。因此,Tizen更多的應該是扮演一種后備者的角色。
評論